■本报记者 李文姣
张刘阳是舞阳县第一高级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从2004年大学毕业至今,他在舞阳一高教书已有十七个年头了,并且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
张刘阳热爱教育事业,对待工作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十几年间,他从没有耽误过学生一节课。特别是2011年,父亲突然因病住进漯河一家医院的一个月时间里,为了不耽误给学生上课,他每天乘公交车往返于漯河与舞阳之间,硬是没有请一天假。“一个月瘦了五六斤,有时坐在公交车上就睡着了。那时候学校语文老师少,班级多,我请假了,学生的课就没人上了。”张刘阳说。
班里不少学生语文成绩不好。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张刘阳想了很多办法。让学生每天坚持练字、写好字,以提高卷面分;农村学生阅读面窄,他就在班级成立图书角,规定每天午饭后半小时为阅读时间;讲课时他给学生穿插讲新闻和电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既有用又有趣……在他的努力下,班里学生的语文成绩普遍提高了,劣势学科慢慢变成了学生的优势学科。
“我是一名班主任,除了关心学生的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如今,农村高中留守学生多,不少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问题。所以,我非常注意和学生沟通交流。”张刘阳介绍说,班里一个叫小龙(化名)的男生,父母离异,从小寄宿在姑姑家,性格内向、敏感、自卑,不爱学习。张刘阳经常找小龙谈心,鼓励他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把握自己的幸福。去年冬天的一天,零下十摄氏度,张刘阳看到小龙衣衫单薄,就给他买了棉衣;小龙偏科严重,英语成绩特别差,张刘阳就给小龙买了英语教辅书……一学期下来,小龙的成绩在年级提高了几百个名次,人也开朗了不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懈的努力换来了可喜的成绩,他先后多次获得校级优秀班主任、县级优秀班主任、市级优秀班主任和县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得到了学校领导、同事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在荣誉和成绩面前,张刘阳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更加冷静。“一个学生,对我来说可能是百分之一,但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他深知作为一个老师,身上的责任是多么重大,所以在工作中从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