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3月17日 星期

把文字种在读者的心田
——读散文集《心田种字》

■包广杰

国内散文女作家中冻凤秋是值得推崇的。她的散文文笔婉约、格调清新,内涵极为丰富;写作素材的地域涉及大江南北、都市边陲,以游记、感悟为主,时空虽然跨度较大,但充满了激情,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她的写作手法既天马行空又清新别致,有些作品甚至很难说清是小说还是散文,甚至也可以说是未分行的诗歌。当她近年来发表在报刊上的散文结集为《心田种字》付梓出版时,著名评论家何弘、散文名家王剑冰分别以《特别的人著特别的文》《存放心底的烟雨和诗意》为题作序,我觉得这是对凤秋老师散文创作恰如其分的概括,也是对这本书最恰当的评价。

《心田种字》13余万字,共收录48篇作品,分上下两辑,每辑各24篇。第一辑以“当我行走,触到灵魂的颤动”为主题,第二辑以“当我回首,听见花落的声音”为主题。

本书中所选文章的诗性品格非常明显。《新月如眉》让我仿佛身临其境地观赏了峨眉大佛的壮观,聆听了江南丝竹的诗意;《如果云知道》的题目以及小标题“歌声传来,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人就醒了”“绿意满山坡,一棵树轻触另一棵树,风便起了““云层很厚,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雨滴霎时便落了”,就是一句句优美动人的诗。这篇作品是散文、是诗歌,又可以看作一篇意识流小说。《在时间的无际荒野里》每个小标题也是诗——哲理诗,如“当沧海变成山峦”“一支烛点在风里”等。如同钱穆先生所言:古代人受外面刺激少,现代人受外面刺激多,一支烛点在静庭,一支烛点在风里,光辉照耀,自然不同。

所谓的诗性品格除了诗意的浪漫,我认为还应该蕴含哲理和禅意。本书中这方面的文章比比皆是,如《茶与书》《理想生活》《心经过的地方》《记录生命》等,把儒、释、道的精髓,把古今中外的经典名句和她自己的人生感悟无缝衔接、恰到好处,给人以启迪。这些文章如同何弘先生的评述:“语言讲究,追求文学性、追求美感,或者说有着小资情调在里面………同时又富有理性,时时闪现出思想的光芒。”

其实,读《心田种字》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一抹绿、那一抹红,尤其那一抹红总在我心头飘荡、萦绕。绿色是青春的颜色,是年轻人身上的朝气,是激情和活力的象征。作者以大学校园和革命圣地的青山绿水为场景,为我们捕捉了一帧帧年轻的身影、青春的画面。红色是革命的象征——共和国的旗帜是红色的,那红色是先辈们的鲜血染成的。本书以红色为题材的文章很多,粗略统计了一下,有12篇。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烈焰、花朵和星空》《静水流深》等。双手用枪、百发百中的红军女师长顾筠,博学多才的瞿秋白,赴刑场途中仍在引吭高歌的15岁的小锦辉……他们的故事,让我泪眼迷离。

《心田种字》的文字充满青春气息,更容易引起年轻人的共鸣。把文字种在读者的心田,将会感动更多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