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3月19日 星期

小蚯蚓串起生态链


■本报记者 赵 明

用厨余垃圾喂养蚯蚓,用蚯蚓粪培育牧草进而用牧草养羊,用蚯蚓成体发展特种养殖并带来可观收益……一条小小的蚯蚓一头连接城市餐厅,一头连接农民的“钱袋子”,在城乡之间串起一条生态链。

3月18日上午,记者到位于源汇区大刘镇前陈村的美澧现代农业基地,恰遇一辆车身写有“源汇区餐厨垃圾清运”字样的三轮储罐车停在蚯蚓养殖沟边,倾倒从市区拉回来的泔水。司机告诉记者,他每天至少往基地拉4吨餐厨垃圾。随着蚯蚓养殖规模扩大,基地对餐厨垃圾的需求量也在增长。

“这些餐厨垃圾不需要长时间发酵处理就可以被蚯蚓直接吞食。”在该基地养殖蚯蚓的前陈村村民陈小甫告诉记者,目前,基地已培育可直接转化餐厨垃圾的蚯蚓1万斤左右,一年可以转化餐厨垃圾1万吨。

陈小甫介绍,在源汇区有关部门技术支持下,该基地从去年开始引进技术,培育可以“吃掉”城市厨余垃圾的蚯蚓,在解决城市厨余垃圾处理难题的同时,也拓宽了增收渠道。

负责技术指导的有关部门人员给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账:截至目前,基地养殖的蚯蚓一年可以处理转化餐厨垃圾1万吨,每吨餐厨垃圾可养殖蚯蚓100斤、产生蚯蚓粪200斤。蚯蚓可用作特种养殖,目前市场销售价为每斤6元左右,收入非常可观。这种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的办法,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垃圾处理费用。据有关资料介绍,处理餐厨垃圾目前主要使用工业化焚烧、加工成有机肥、无害化填埋等办法,清运处理费用为每吨200元至400元。目前,基地采用厨余垃圾喂养蚯蚓的办法,每吨清运、转化费用为100元,同比降低了50%至75%,有效促进了社会进步和垃圾的循环利用。

源汇区相关部门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以蚯蚓粪种植牧草发展养殖业,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带来的不单是经济效益,还有非常好的社会效益,所以他们将会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这项技术。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