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三川
通讯员 卢 闯
近年来,漯河医专二附院(市立医院、市骨科医院)按照我市全面推进“四城同建”的决策部署和《漯河市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规划》要求,积极谋划,开拓创新,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高标准、高水平建成漯河市骨科创伤救治中心。中心启用后,引进高层次人才、购置尖端医疗设备、细分骨科亚专业、组建骨科专科联盟、改善就医环境,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专科技术优势更加突出,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医疗综合服务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
骨科创伤救治中心发展成效卓著
2019年12月底,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市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漯河医专二附院作为建设主体单位,牵头建成了漯河市骨科创伤救治中心,成为我市十大医疗中心之一。中心成立3年来,充分整合原有骨科优质医疗资源,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取得了可喜成果。
一是骨科亚专业进一步细分,精细化诊疗服务措施落地,专病专治格局成形。目前,该院骨科设8个病区,有300张床位,分脊柱、关节、创伤、骨肿瘤、显微外科、矫形外科、小儿骨科、骨内科、足踝外科9个专业组,骨科年住院病人达7000余人次、手术5000余人次,其中三、四类手术占80%,是我省综合医院中规模较大、分科较细、技术力量雄厚的特色专科。
二是人才梯队建设持续推进,骨病治疗各有所长,形成一支技术精、专业细、素质高的专业诊疗团队。该中心现有骨科医师47名,其中博士3名、硕士30名,高级职称27人,二十多名骨科医师担任国家级骨科青年委员、省级医学会常委以上职务,2人担任中国关节外科多中心研究工程临床基地研究员。
三是病区环境全面改善,先进设备引进投用。为满足患者就医需求,近年来,该院对所有病区和手术室进行扩建装修,住院环境得到改善;投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数字骨科3D打印系统、3.0T核磁共振、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术中CT等一批先进医疗设备。
此外,该院还积极与北京301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郑大一附院、洛阳正骨医院等知名医院建立长期技术协作关系,柔性引进湘雅医院唐举玉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武勇教授等知名骨科专家。2020年7月,该院与河南大学正式签订非直属附属医院合作协议,成为河南大学附属漯河市骨科医院,并牵头成立了漯河市骨科专科联盟,与召陵区医疗集团、郾城区人民医院以及周边地区100多家各级医疗机构签订医联体协议,使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基层群众。如今,市骨科创伤救治中心布局合理、定位清晰、管理科学、运行高效。
骨科技术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
2014年,该院在全省率先成立数字骨科与3D打印实验室,并与北京3D打印骨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3D打印工程合作中心。
在骨科模拟手术中,3D打印技术为医生提供了可靠参考,为患者康复提供了保障。采用3D打印1:1仿真局部骨关节模型后,不仅可以使手术医师在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骨折类型、损伤严重程度等,还可进行手术演练,使骨折碎片能精确复位,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轻患者痛苦,术后患肢功能也能较快恢复,帮助患者减少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
2019年,该院引进全省首台“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这是目前唯一能够开展脊柱全节段(颈椎、胸椎、腰椎、骶椎)、骨盆及四肢骨折手术的机器人系统,其定位精度达到亚毫米级,在骨科机器人技术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项技术的引进,实现了该院医疗技术跨越式发展,机器人辅助将高难度手术安全化、开放手术微创化、常见手术标准化,全面提升了医疗质量。机器人的投用不仅对于临床治疗意义重大,对该院今后在科研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远程医疗、医疗资源共享等方面也具有一定价值。截至3月10日,该机器人系统已参与完成各类骨科手术300多例。
在充分利用先进设备,推动骨科技术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的同时,该中心不断“借脑借智”,提升技术软实力。2020年12月初,北京积水潭医院足踝外科中心武勇团队工作室在漯河医专二附院揭牌成立,成为我省综合医院中,首个设置独立足踝病区的医院。该团队定期派专家到医专二附院坐诊、查房等,为我市足踝外科带来新技术、新理念,为提升我市乃至整个豫中南地区足踝疾病治疗水平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该中心骨科团队发表SCI论文12篇、中文核心论文131篇,获得科研成果21项,申请各级各类项目40多项,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700余次。
将地域骨科品牌逐渐做大做强
漯河医专二附院将以患者健康需求为导向,整合区域骨科医疗资源和科研力量,开展高水平骨科临床研究及基础科学研究,重点开展临床循证研究、转化应用研究、应用推广研究、防控战略研究等,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全省骨科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
重点开发骨科创伤精准化、腰椎间盘突出微创化、颈椎伤病个性化等治疗项目,构建完善的转化推广体系;整合区域资源,建立骨科主要疾病信息库,打造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的骨科医疗大数据平台;开展省内骨疑难危重症的诊治,推广有效的骨科修复重建诊疗技术,引领骨科创伤救治技术发展,培养临床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及时将国内外临床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运用“互联网+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集团化发展;组建骨科创伤救治团队,创建国内先进、省内外一流的骨科中心,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将医院骨科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推动“健康中原”建设,为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下一步,漯河医专二附院将高标准推进病房楼项目建设,努力改善骨科患者就医条件;加强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引进国内外知名学科带头人和高学历人才,并选派业务骨干到国内外知名医院进修,积极打造省级骨科区域医疗中心,让广大群众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