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李宜书
东汉名士陈寔(shí)是今长葛市古桥镇陈故村人。他晚年隐居郾城新店,在这里留下许多故事,新店镇台王村附近有他的墓葬。可以说,他与漯河有深厚渊源。
《后汉书·陈寔传》记载:“陈寔字仲弓,颍川许人也。出于单微。自为儿童,虽在戏弄,为等类所归。少作县吏,常给事厮役,后为都亭佐。而有志好学,坐立诵读。”意思是,陈寔虽出身寒微,但幼年时就为同龄孩子所拥护。陈寔年轻时做过县吏,后来又任职都亭佐。他有志向,又勤奋好学,整日诵读不辍。
陈寔生于公元104年,卒于公元187年。据考,他的字是仲躬,《后汉书》误作仲弓。
陈寔生活在朝政极为混乱的东汉中后期,尤其是汉桓帝、汉灵帝时期,宦官势力日益强大,与朝中的士大夫和名士水火不容。
我市知名剧作家余飞给记者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第一次党锢之祸时,朝中许多正直的官员被诬陷结党营私,栽以“党人”罪名,逮捕下狱,但逮捕名单上没有陈寔。当时陈寔的官职是太丘令。为官廉洁、刚直不阿的陈寔听说逮捕名单上没有自己,很疑惑:“我陈寔疾恶如仇,是一个正直的官员,怎么不是党人了?”于是他主动去监狱自首。第一次党锢之祸结束后大赦天下,可是由于逮捕名单上没有陈寔,所以赦免名单上也没有他,直到70多岁陈寔才被放出来。
此后,厌倦官场的陈寔在今郾城新店台西村附近隐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过着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陈寔受人尊重,在群众中声望极高,邻里有了纠纷都会请他来评判。他总是公平公正地向当事人剖析利害关系。只要是经陈寔出面调解的纠纷,双方都没有怨言,因此,《后汉书·陈寔传》有“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的记载。
元嘉二年(152年),陈寔出任太丘(今河南永城)令。官儿虽不大,但影响非常大。陈寔理政多施仁爱,安民而不扰民。在他治理下,辖区内的老百姓很快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邻县的老百姓听说后,纷纷要求迁入太丘县境内生活。
陈寔赴太丘上任时全家坐牛车,车上带有纺车等日常生活用具。家里的老牛生了小牛,他认为小牛是吃太丘当地的草料长大,将小牛上交官库。相传他还让夫人坐上牛车,带着纺车,劝农人耕织、勤劳持家。至今太丘还传颂着这样一首民谣:“汉吏盛传陈寔公,牛车共挽带花弓。牛生一犊仍归库,雅化德风千古称。”
陈寔诚实守信,言出必行,深深影响着他的儿孙们。《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陈寔和朋友约定中午同去办事,时过中午朋友不来,陈寔就不再等他,自己走了。朋友午后才来,质问陈寔的大儿子元方,陈寔为何不等我?元方义正词严地告诉他:你不守信用,父亲理应如此。
后人作律诗《陈太丘与友期》赞曰:“千金一诺重如山,万物初开诚为源。事者有期须事事,言之无信莫言言。日中人去休瞋目,时过我来应愧颜。君看陈公化盗处,长留圭臬在人间。”
陈寔有六个儿子,其中陈纪、陈谌颇有贤名,父子三人被称作“三君”;陈寔的孙子陈群后来成为曹魏的三朝元老。此外,陈寔还与颍川郡的名士钟皓、荀淑、韩韶并称为“颍川四长”。
《世说新语》还记载了一件事。陈寔做太丘令时,有强盗杀死了一个财主,他带人前去追捕。半路上听说一个女人生下孩子后抛弃了,他立即回头处理弃婴案。主簿指责他说,盗贼杀人的案件重大,应该先去查办。陈寔说:“盗杀财主,何如骨肉相残?”
台西村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年闹饥荒,许多人都没有饭吃,胆子大的人就上山当了强盗,胆子小的人晚上溜出去小偷小摸。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一个小偷偷偷潜入陈寔家,躲在房梁上。陈寔发现了小偷,但并不声张,而是起身穿好衣服,把儿孙全部叫来,训示他们:“以后你们一定要努力上进,不要走上歪门邪道,做‘梁上君子’。那些干坏事的人并非天生就是坏人,只是平时不学好,慢慢养成坏毛病,本来是正人君子,因为这些坏毛病变成了坏人。”躲在房梁上的小偷惭愧不已,跳下来跪在陈寔面前请罪。陈寔把他扶起来,鼓励他弃恶从善,并且送给他丝绢布匹。后人常以“陈寔遗盗”比喻义行善举,“梁上君子”也成了小偷的代名词。
陈寔感化盗贼的故事传开后,当地再也没有发生过盗窃案件。关于这个故事,《后汉书·陈寔传》是这样记载的:“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
清朝乾隆年间,新店人在距凌云台东南修建了一座“无梁亭”。“无梁亭”,顾名思义就是没有房梁,不但没有房梁,就连一根木料也没有,用的全部是砖瓦。当地群众说,“无梁亭”是为纪念陈寔恩赐盗贼的功德而建的。“无梁”意指梁上君子没有藏身之处,暗含“天下无贼”的太平盛世理想。有人写诗赞道:“凌云烟锁几经秋,文范先生在此留。窃竹穷民无病涉,投梁君子有恩酬。”
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84岁的陈寔逝于家中,谥号文范。出殡那天,大将军何进派使者前来吊祭,哭悼者有3万余人,摩肩接踵,把路都堵了,场面浩大。
资料显示,陈寔的墓地有两处。一处位于长葛市古桥乡苑店村东,一处位于台王村东北(当地人称台西、台东为台王村),在凌云台与九女冢之间。按照国人叶落归根的观念,这个墓冢应为衣冠冢。据说此墓在“文革”中被当作“四旧”拆掉了。
陈寔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