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丽娟
2020年,在召陵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召陵区政协常委会团结和带领广大政协委员,坚持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在共同抗击疫情防控中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在调研中助力重点工作攻坚,在履职为民中践行人民至上理念,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坚持政治引领 强化党的建设
召陵区政协紧扣区委中心任务谋划和开展工作,切实做到党政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紧跟到哪里,政协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形成政协党组、机关党组、党总支、机关党支部和功能型党支部层层抓党建的工作格局;巩固“支部建在界别上,委员聚在党旗下”的党建成果,为15个界别组、联络组功能型党支部配齐配强人员,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全覆盖。医卫界委员逆行出征,经济界委员带头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全体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踊跃捐款捐物。疫情期间,全区政协委员累计捐款捐物折合150多万元,集中反映事关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稳定社会预期的社情民意信息40多条。
坚持服务大局 积极协商建言
召陵区政协结合实际提出了界别组和镇(街道)联络组活动室、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标准等建议,建立界别组、联络组活动站。目前,全区8个镇(街道)政协工作联络组全部授牌运行,16个“政协委员工作室”命名启动。围绕中心工作,适时开展民主监督。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民生实事完成情况”等民主监督,为全区重点工作推进建言献策。发挥界别协商优势,调动社会各界参政议政积极性。各界别组围绕营商环境、重点学校项目建设、老城区改造、公共卫生安全等议题开展二十多次调研。
坚持双向发力 广泛凝聚共识
召陵区政协采取联合履职、办理提案、大会发言等方式,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协商办理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提案59件,邀请参加视察调研130多人次。继续开展文史资料《历史记忆中的召陵》系列丛书的编撰,完成11.2万字的系列丛书之三;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文史资料征编工作,编撰完成11.7万字的《召陵区新冠疫情防控专辑》;启用“召陵政协”微信公众号,全年共发布信息71篇。
坚持创新发展 持续固本强基
召陵区政协率先在全市开展“全员入委”工作,建立“主席联络专委会、专委会联络界别组、界别委员全员参加专委会”制度。完善提案“双向评议”工作机制。将提案工作从单一的提案办理质量评议,提升到提案人与承办单位互相评议,有效促进了提案撰写质量和办理质量双提升。修订完善专委会工作职责、委员工作职责和界别组、联络组、政协委员履职考评办法,实现委员动态化管理,激发各界别组、联络组和委员的履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