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4月16日 星期

这样的“文明休息”真野蛮


■赵叶苹

只允许学生喝水和上厕所,不让他们下楼,课间只能在教室跟前后桌同学聊聊天,每层楼还安排有值日老师,课间在楼道内巡查……近日,有媒体报道了在中小学普遍存在的“课间圈养”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为此不少人呼吁,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让他们能出教学楼玩耍。

活泼好动的孩子,在课间竟然不能下楼“撒个欢”?如此“神兽归笼”仿佛是在坐牢。不少学校以强调纪律为名,想方设法让好动的学生安静下来,美其名曰“文明休息”。表面上看,孩子们得到了休息,但这样的做法,实质是披着文明外衣的野蛮:它野蛮剥夺了孩子课间自由活动的权利,野蛮干预了孩子选择何种方式玩闹的权利,野蛮阻止了少年间游戏交友的权利。

健康的身心是孩子学习发展的良好基础。劳逸结合是自古流传的学习良方,这不仅不会耽误学习,而且能“一举多得”。比如,孩子课间身心放松了,课堂学习就能更专心;校园游戏多且自由了,学生就能更爱校园;学习兴趣更浓了,学起来就能更得心应手。诚然,孩子课间嬉戏打闹,可能会增加意外发生的概率,但为了保安全而简单采取“课间圈养”并不可取。

点滴积累,方能积小流而成江海,积跬步而至千里。如今,体育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体育考试也在不少升学考试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然而,孩子强健的体魄,不仅需要专门的体育教育和体育考试,也需要利用课间10分钟锻炼身体、愉悦心情。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