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4月19日 星期

联合国中文日与仓颉造字


4月20日是第十二个联合国中文日。2010年,联合国新闻部(现全球传播部)将中国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之“谷雨”定为联合国中文日,以此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的贡献。此后每年,联合国总部和孔子学院都会为庆祝中文日举办诗词朗诵、中文歌曲演唱、绘画、书法等系列活动,中国的语言文字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魅力的一扇文化窗口。

谷雨和仓颉造字

关于汉字的起源,古代文献有多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其中最被大家所熟知的,莫过于仓颉造字的故事。

据说仓颉是轩辕黄帝时期的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符号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他还根据野兽的脚印研究出了汉字,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据《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意思是仓颉造字成功之日,感动上苍,谷子像雨一样降下来,吓得鬼怪在夜里哭泣。后人因此把这天定名为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荀子》《韩非子》等典籍里也有相关描述。

仓颉造字或许仅仅是传说,毕竟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全部由一个人创造,但以他为代表的汉文字整理者,为中华文明的赓续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汉字的演变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几千年来从未停歇其运动更替。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汉字的构造规律逐渐被归纳和概括为“六书”。

“六书”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周礼》提到了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其中“书”指的就是六书。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进一步将“六书”具体阐述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有了这一系统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此为依据。

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一眼望去便可知大概,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意义所在。指事造字法弥补了象形造字的局限性,可以表达抽象的物体。例如:“凶”字是在“陷阱”里加交叉符号,“刃”在“刀”的锋利处加一点作标示。注意,指事和象形所造出来的字都是一个整体,即独体字,无法拆分成不同部分。

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这是因为画出事物的外形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例如:“门”(門)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月”字像一道弯弯的月亮。这样的造字方法很容易识别,但是并非所有的事物都能画出来,所以象形字也有了很大的局限性。

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形声是指把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声音的声旁结合起来,可组成许多新字。例如:“纪”字声旁是“己”,形旁是表示与线丝有关的“糸(mì)”;“樱”字声旁是“婴”,形旁是有树木之义的“木”。它也是六书中“生产力”最强的造字方法,甲骨文时代约有一半的字是形声字,到了近代有80%的汉字是形声字。

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挥

不同于指事和象形,会意造字法是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合而成,即合体造字法。它将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联系起来,以表达该新字的含义。例如:“察”字由“宀”和“祭”组成,意思是在房子里检查祭祀用品的准备情况,由此产生认真检查的含义;“酒”字由酿酒的瓶子“酉”和“水”组成,以表达酒是一种装在瓶中的液体。

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不同于前四种,转注其实算是一种“用字法”。由于地域的隔阂和不同的发音,以至于人们对同一种事物出现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用来表示同样的物体,含义也一样时,便会有相同的部首。例如:“老”与“考”同源,本义都是指长者;“空”与“窍”二字都是孔的意思。这类字不仅有相同的部首及解析,在读音上也有音转关系。

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假借是指本来没有这个字,后来为了表达的需要,在不另造新字之情况下借用旧字来充当新义。这也是一种“用字法”。比如:“令”本义表命令,后来指县令;《诗经七月》中的“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借“壶”为“瓠”。

汉字,这古老的文字,记录着不曾断流的中华文明,也见证着新的历史。本报综合

资料图片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