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如公民德行的阳光,为人际关系注入正能量,为社会和谐提供润滑剂。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显著区别,就是人与人的交往突破了血缘地域的限制,构建起一个“陌生人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亲善、互助、友爱变得尤为珍贵。乐于助人的闫亚军就是我市众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代表之一。
■本报记者 王 培
39岁的闫亚军是沙澧河风景区一名保安。她待人热情,做了一件又一件暖心事,传递了助人为乐的社会正能量。4月17日,记者对她进行了采访。
在沙澧河风景区,闫亚军主要负责维持景区秩序。不论严寒还是酷暑,她都坚守岗位、尽职尽责。
红枫广场是市民健身游玩的好去处,不少人经常带着孩子在这里游玩。人多了,难免会发生小朋友与家人走散的事。每当遇到这种情况,闫亚军总是及时伸出援手。
2020年夏天的一个晚上,闫亚军下班回家时,看到一个小女孩在红枫广场附近哭泣,急忙上前询问。得知小女孩游玩时不小心和家人走散了,闫亚军立即通过对讲机和同事联系,一起帮孩子寻找家人。
“小女孩三岁多,不知道家人的手机号码,我们就在广场到处帮她找家人。”闫亚军说,当他们帮孩子找到家人时,孩子的奶奶也正着急地寻找着孙女。原来,老人是平顶山叶县人,带着孙女来漯河走亲戚。晚上她带着孙女出来游玩,不小心和孙女走散了。看到孩子和奶奶团聚,闫亚军这才安心回了家。
拾金不昧、搀扶盲人过马路、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只要看到谁需要帮助,闫亚军就会主动上前帮忙。
一年前,闫亚军看到一名女子吃力地推着一位老太太在广场游玩,她便跑过去帮忙。交谈中闫亚军得知,这名女子是老太太的保姆,腿脚有些不方便,推着轮椅上坡很是费劲。从此,闫亚军只要看到她们来广场,就赶过去帮忙。
闫亚军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赢得了大家的肯定,她还被评为沙澧河风景区2021年第一季度“岗位之星”。
“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能帮助别人我也很高兴。”闫亚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