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姚 肖 通讯员 王永红)4月20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市公安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新闻出版局在新玛特购物广场举办“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活动现场设置宣传展板20块、咨询台7处。工作人员发放各类资料2000余份,向群众宣讲知识产权法律法规、遇到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时如何维权等内容,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近两年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把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多措并举,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强执法,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去年,该局联合市公安局查处了河南××饮品有限公司侵犯“红牛”注册商标案、漯河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侵犯“加多宝”注册商标案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侵犯“3515”注册商标案等案件。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4821人次,开展执法行动505次,检查商户、企业3000余户(家),立案查处58起,其中涉及专利案件21起,涉案金额144万元,罚没款额92万元。
强联合,大力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行动。强化市、县、乡三级联动,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专项行动6次,将假冒专利、商标侵权、盗版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信息纳入企业公示系统,建立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联合市公安局印发《关于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严厉打击恶意、重复侵权等违法行为。联合河南省知识产权维权中心进驻第十八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做好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联合双汇、旺旺、三五一五等企业查处有关侵权案件,有效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建机制,拓宽消费维权渠道。2020年以来,该局主动作为,建立“八项机制”,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一是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知识产权纠纷行政投诉机构市、县、乡三级全覆盖,打通知识产权维权“最后一公里”。二是建立诉调对接机制,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知识产权民事纠纷诉源治理领域协作联动机制的意见》。三是探索建立仲调对接机制,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知识产权民事纠纷仲调对接机制的意见》。四是建立行刑对接工作机制,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联动衔接工作机制的通知》和《关于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五是探索建立民间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机制,联合出台《关于健全完善漯河市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的通知》和《漯河市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员工作制度》,成立漯河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六是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信用监管机制,印发《漯河市知识产权领域失信惩戒机制》和《漯河市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红黑名单”管理制度》。七是建立省、市联合执法机制,每年联合河南省知识产权维权中心和相关地市执法维权人员进驻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开展维权援助联合行动。八是建立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成功举办了2020年度晋冀鲁豫四省十五市知识产权执法协作会议,与外省市联手解决专利纠纷4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