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1年4月23日 星期

最美人间四月天 沙澧河畔书声琅


■文/图 本报记者 尹晓玉

随着全民阅读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我市的阅读公益组织、阅读讲座越来越多,广大市民逐渐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市区部分书店、校园和图书馆,在灯光下、窗户边、角落里……都能看到读者在安静地看书。他们埋头读书的身影,构成了城市最亮眼的一道风景。

4月18日,安静的午后时光,在位于双汇广场的城市书房里,十几名读者沉浸在各自喜欢的书里。“我每个周末都和朋友来这里看会儿书。在城市书房读书能让心灵安静下来,我非常喜欢这种感觉。”一名正在城市书房看书的年轻人告诉记者。如今,我市已建成16座字圣书苑城市书房,极大方便了市民就近阅读。

4月初以来,围绕世界读书日,市图书馆已经开展了51场读书活动,有经典诗文学习与诵读,有以“书香进社区,文韵绕沙澧”为主题的阅读进基层活动,有优秀读物专题展览,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很多市民受益。

推动全民阅读,还有许多志愿者在努力。今年2月,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左荣获“河南省十大(百佳)阅读播种人”荣誉称号。2018年,左荣和一些热爱读书的人成立了诵读会,每个月开展一次读书分享活动;2019年,左荣又和几名志愿者在建业壹号中心开展少儿公益诵读活动,周末带领孩子们诵读经典。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4月17日,在建业壹号中心的一个房间里传出琅琅书声,十几名孩子正在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地读《诗经》。“听孩子们齐声诵读《诗经》,真是太动听了,我非常感动。”一名家长感慨地说,应该向每一位推动全民阅读的志愿者致敬。

4月15日下午,放学后,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刘博老师开始领着六年级的学生读《红楼梦》。2019年,刘博组建了“名著导读”社团,通过线上平台分享资料,组织共读,进行直播导读,引导大家一起阅读名著。他们现已完成了《西游记》《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的共读。

本学期开学后,每周四放学,刘博就领着学生们研读《红楼梦》。“我非常喜欢《红楼梦》。每周四放学后跟着老师读《红楼梦》是我一周中最快乐的时光。”六年级学生王涵说。

这些读书活动只是漯河人阅读场景的一个缩影。如今在漯河,全民阅读文化建设工程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或者已经爱上阅读。读书,正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市图书馆阅览室,市民在读书。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