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4月23日 星期

每天都是读书日


■王春红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天前后,读书在全社会成为热议的话题。2020年的一次相关调查表明,世界上年人均读书量最多的国家是以色列,人均60本,其次是日本的40本和法国的20本,我国仅为人均不到5本。唤醒我们读书的不该只有读书日,而是生活的每一天。

读书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通过阅读获得精神营养是每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人生体验有限,而读书可以让人们的精神世界互相联通。有人说,读书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除了拥有一个现实的世界,还在书中拥有一个更为浩瀚、丰富的世界。是的,人们在书中可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体验更多彩的人生、感受更为丰富细腻的心灵……这些都构成了我们独特的气质,让我们得到持续的精神成长。

读书达人樊登将读书和讲书当成自己的事业,在不辍阅读的同时,引领公众每年阅读52本书;品牌节目《朗读者》主持人董卿身上散发出的书香气质,让多少人折服、钦佩。

但生活的忙碌总是让读书成为一种奢望。其实只要想读书,总能读下去,来自内心深处的渴望是动力源泉,它可以让阅读像吃饭、喝水一样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来自外部的动力也是可行的,现在网络上流行共读打卡群,通过一群人的相互激励和督促来坚持阅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读书方式。前段时间我在网络上参加了一个共读《水浒传》的读书群,每人先缴纳规定金额的费用,如果每天不能按时完成阅读和写阅读笔记的打卡,就会被扣除相应的金额。我和群里大部分小伙伴都完成了连续27天的阅读,同时在群里进行热烈的交流讨论,来自天南海北的书友们不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最后一天系统清算读书成果时,我不但拿回了属于自己的金额,还分到了几元未按时完成任务者的罚金,内心一阵窃喜。当然,我认为读书者的最佳状态,应该是由内而外迸发出的动力,而非来自外部的压力。

读书究竟让人获得了什么呢?我常想这个问题。是优美的词句?是多彩的故事?是睿智的思想?这些固然有,但来自作者的生活经验及思想精华,只有与我们的生命体验契合时,我们从中提炼出自己的感悟,才是真正的收获。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我读过很多书,但大部分都忘了,那我有什么收获?”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从小到大吃过多少食物,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为我们的身体提供了营养,造就了我们健康的体魄。吃饭长身体,读书长智慧,书籍应该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愿你身边总有书籍相伴,可以随时随手翻看,让读书同呼吸一样自然。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