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河庆
白酒市场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目前,漯河市场上有黔、川、豫、鄂、皖、苏等主要品牌的白酒。因此,我市白酒市场的现状是,在白酒“遭遇战”中,外来品牌瓜分一半以上市场份额,豫酒包括我市地产酒品牌在内,正在受到外地白酒的挤压,占据了不到一半的市场份额。
中低端市场是主战场
“我市白酒市场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高规格商务或社交宴请都喝名贵好酒;另一种是大众消费跟风市场潮流,在消费能力许可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购买知名品牌白酒。”市酒业协会执行会长马建民告诉记者,“酱香型白酒领跑我市白酒高端市场。中低端市场浓香、清香、凤香等白酒并驾齐驱,包括豫酒品牌。”
市区柳江路一家烟酒店老板告诉记者,消费者在购买每瓶100元左右的白酒时,大多选择浓香型、清香型白酒,也包括豫酒品牌。据介绍,普通消费者购买白酒时,首先考虑同类型白酒的酒文化,也就是名气大小,其次才关注优惠幅度和价格。
市民岳先生退休后以钓鱼为乐,每天午饭和晚饭时习惯喝两杯白酒。“吃饭时闻着酒香,顿时心情愉悦。不过,作为每日的口粮酒,我选择咱老百姓喝得起、好喝又不贵的品牌。”他说。
白酒品牌的双重追求
中低档白酒将是我市白酒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马建民认为,随着大众消费成为白酒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对于白酒行业的影响日趋明显。
马建民表示,有人认为高中低档白酒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价格和包装上面,这是非常狭隘的认识。事实上,品牌文化的差异才是核心所在。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酒类市场,不同阶层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是有差异的,所以仅仅依靠传统的酒文化难以满足众多消费者的需求。
豫酒振兴任重道远
2017年,按照省政府“豫酒振兴”的总体要求,我市第一时间成立白酒业发展领导小组,研究出台《漯河市促进白酒产业快速发展的意见》,并于2019年荣获全省白酒业转型发展先进省辖市称号。全省酒企“五朵银花”——贾湖酒业荣获税收增速较快的先进酒企称号。
“然而,随着各大外来品牌在漯河市场‘攻城略地’,目前豫酒不得不面对外省品牌白酒的强烈挤压。”采访中,我市从事广告传媒工作的张先生的观点或许能代表大多数消费者的心声,“从情感上来讲,我们还是认同本地品牌的白酒,但从酿造历史、营销手段、促销力度等方面来讲,我们本土的品牌确实不如人家,现在人们喝的是潮流和品牌。”
“如今,人们的消费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白酒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消费者在选购时注重物质和文化双重属性。”市消协秘书长李大顺说,“由于这一双重属性,白酒企业想‘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不存在。只要本土白酒企业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以工匠精神打造优质产品,提高白酒品牌的美誉度,必将受到消费者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