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1年5月19日 星期

接种新冠疫苗 应接快接


■张近山

5月13日以来,安徽、辽宁相继出现本土确诊病例。自5月16日起,安徽六安4个小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疫情时有反复,时刻警醒我们: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还未获全胜,思想上不能松劲,防护上不可大意。

事实上,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一直不小。近段时间以来,全球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连续4周突破500万例,且主要来自我国周边国家。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最终战胜疫情,必须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早日筑起免疫防线。

推进新冠疫苗接种任重道远。接种疫苗是防控疫情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只有通过大规模疫苗接种实现群体免疫,才能有效抵御疫情输入和反弹的风险,护佑人民健康。钟南山院士近日表示,中国当前疫情防控最重要的任务是时刻关注社区防控,以及通过疫苗接种尽早达成群体免疫。而目前我国每100人接种率只有27%,远远没有达到70%到80%群体免疫的要求。在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目前的接种速度、接种比例距离形成免疫屏障尚有不小差距。

接种疫苗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此轮疫情的一个细节再次凸显了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安徽、辽宁两地疾控部门均表示,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没有接种新冠疫苗。新冠疫苗对个人的保护不仅体现在预防感染上,还体现在预防发病及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避免死亡和预防接种疫苗再感染的人把病毒传给他人等方面。而且,接种疫苗不仅可以阻断病毒传播,还可以阻断变异株的发生。不难看到,接种疫苗不仅是对社会的尽责,还是对自己和家人健康的守护。

接种疫苗没有观望、犹豫的空间。如果人人心存侥幸,或者认为“别人打了,自己就不用打了”,将阻断病毒传播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免疫屏障就无法建立。如果大家都把接种疫苗的时间往后拖,就会一直有很多人暴露在病毒的威胁之下,我们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时间就会不断往后延。应接尽接、应接快接,需要每个符合接种条件者的自觉行动。我们每个人都应为战胜病毒出“一臂之力”。

令人欣喜的是,这几天,全国各地的疫苗接种意愿显著提升——深圳街头打出“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等横幅标语;上海一些小区针对老年人等群体推出“一键服务”;兰州推出流动接种车“送苗上门”服务。由此可见,只要把疫苗接种工作做精细,就能让人们更加安心、舒心地接种疫苗,凝聚起最终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