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懿博
百年征程浩荡,百年初心如磐。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会点上,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党史是教科书,也是营养剂。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就可以回答好我们“为什么出发、初心是什么、初心在哪里”,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立足新阶段、奋进新征程的力量。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让先进分子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以这一科学理论为指导,1921年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开天辟地的建党壮举,带领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建立了新中国,绘就了翻天覆地的历史画卷。我们党为什么能在贫瘠的土壤中诞生?为什么能在围追堵截的恶劣环境下成长?为什么能在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中壮大且步入世界舞台的中心、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们从党的一百年历程中可以找到答案。
百折不挠,峰回路转,我们党战胜困难、茁壮成长,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快速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这一奇迹的创造,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今日之中国,我们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更有条件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标志之一,就是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党的历史从根本上说也是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从革命年代“甘将热血沃中华”到建设时期“地动三河铁臂摇”,从改革开放新时期“横下一条心勇敢向前走”到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无数党员深深扎根于人民,为人民谋利益,冲锋在前、担当在前、奉献在前、牺牲在前,只为让中国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今天,我们凝望历史,为的是品悟“为什么出发、初心是什么、初心在哪里”,为的是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干事创业的精神之基,凝聚起复兴路上奋勇向前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