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把学党史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结合起来。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链同构”的重大要求,按照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产业发展体系,致力于“十四五”期间培育“1+8+N”漯河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国际食品名城建设,打造3000亿级以上的食品全产业链、5000亿级以上的绿色食品全产业生态。培育生物医药、液压科技、精密制造、电力装备、高性能医疗器械、现代家居、高端化工、装配式建筑等8个细分领域百亿级产业集群。在逐县区调研、论证基础上,在全市谋划建设20个细分领域专业园区,努力使之成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生态打造和产业集聚区提质增效的关键载体。
把学党史同扩大有效投资结合起来。坚持“谋划为先、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理念,一季度进入省重点项目谋划储备库项目151个,总投资5463.5亿元。紧紧围绕产业图谱、主导产业项目库、专业园区、“豫商回归”工程、豫沪合作抓招商,签约项目49个,投资总额309.4亿元。今年食博会集中签约项目75个,投资总额267亿元。一季度,集中开工重点项目107个,总投资535.7亿元;4月以来,全市第二批集中开工重点项目89个,总投资416.8亿元。截至4月底,62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4.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3.5%。
把学党史同农业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增强农业生产与食品工业适配性为抓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围绕“保粮、衔接、融合、建设、改革、治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五级订单化”产业联合体做大做强,实施国家、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四级”同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今年新建22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全部开工,小麦种植235.4万亩,生猪产能恢复到常年的95%。
把学党史同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结合起来。坚持以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统筹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今年共安排中心城区百城建设提质项目249个,目前已完成投资24.5亿元。扎实开展创文“啄木鸟”、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周、“爱党爱国爱家乡、文明实践耀沙澧”志愿服务、“双承诺”、“双报到”、“双结对”等活动,发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感悟建党初心、共建文明城市、共享文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