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打造2条法治文化宣传街、2个法治文化楼院、1个法治文化广场、1个法治文化展厅、1条法治步行街,形成了“22111”法治文化宣传新模式。打造专业化的“小杰听您说”调解工作室、“小司说法”抖音号,通过案例说法、群众说法、律师说法等方式,实现从“让群众懂法”到“教群众用法”的转变。目前,天桥街道5个社区中,省级民主法治社区1个,市级民主法治社区3个,滨河路社区正在打造国家级民主法治社区。
发挥“德治”浸润力。成立志愿者党委,建立志愿者服务中心,实行居民点单、志愿者服务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服务制,打造“爱见周六”等一系列高质量志愿服务项目,以规范化、常态化、多元化的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群众、影响群众、凝聚群众。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常态化开展红色文艺演出、护苗行动、清洁家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积极开展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营造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抓实“共治”凝聚力。发挥市区分包单位“一联四帮”作用,在“三无”楼院治理、国家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中,各单位党委(党组)和党员结合“双报到”活动,积极参与街道重点、难点问题的处理,给予资金、物资、人员支持。动员驻辖区各企事业单位参与基层治理,市第六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常态化在烟厂花园举行大型义诊活动;市外语中学教师志愿服务队常年参与社区“四点半课堂”。
依托“智治”支撑力。开发了“先锋天桥”智慧党建云平台项目,建立“1+4+N管理+服务”模式,着力打造“人本、共建、宜居”的智慧社区。“1”就是一个引领,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和党员的作用,为民服务办实事。“4”就是大数据分析、一图感知(GIS)、事件+应急处理、民生服务综合四个平台。“N”就是设置网格管理、综治管理、志愿服务活动、社情民意等多项功能。群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端App反映身边事,社区干部通过管理端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实现街道管理规范化、数字化、智慧化,实现党员、干部与群众沟通零距离、服务零距离。
赵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