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孝树
每年的农历五月,正是麦收时节,杏子树上挂满了杏子。一颗颗熟透的杏子,黄里透红,那耀眼的黄在碧绿的叶子映衬下,就像是无数玲珑精致的黄灯笼挂在绿屏上,非常好看。
“杏子压枝黄半熟”“出林杏子落金盘”……望着挂满枝头的金灿灿、黄澄澄的杏子,微风吹过,杏香扑鼻,让人忍不住流下口水。
杏子之所以受人们青睐,在于其色泽鲜艳、口味甘美。在乡下老家,农历二月时,杏树的枝条上钻出艳红的花蕾,等到花瓣全部舒展开来,花色亦由浓转淡,慢慢地变成一片雪白,如同一位羞涩的姑娘掀开红盖头,成为粉面的少妇。
一到梅雨季节,“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历经春雨和阳光的滋润,杏花收起漂亮的容颜,孕育出青涩的果实。经过春风的沐浴、雨水的洗礼、阳光的抚摸,果实一天天长大,渐红渐黄,生成一副俊俏模样。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杏子成熟时也是麦子收获的时节,乡下人把杏子叫作麦李,我想大概就与麦子成熟有关吧。
读小学时,我曾和班上几个调皮同学晚自习后到学校附近的村庄偷杏子。那时杏子还没有成熟,半青半黄。杏子树就在村民屋后,几个同学各有分工,有人负责放风,有人负责爬树。我比较擅长爬树,只几下功夫,便能爬到树上。尽管是晚上,但因有了星星和月亮,依然能看清楚挂满枝头的杏子。因为心慌,也不管杏子熟不熟,我只一个劲儿地摘下来往口袋里装,一不小心一颗杏子从手中掉下,落到主人家的屋瓦上,响声惊醒了屋里的主人,一声“谁啊”的吆喝,吓得我们都不敢作声。好在主人只是喊了一声,也没有出屋察看。于是我赶紧从树上下来。
等我们带着“战利品”回到学校后,才发现大部分杏子都没有熟。不过在那物质贫乏的年代,即便是酸酸的杏子也成了我们口中的美味,不过吃了这杏子后牙都是酸软的,好几天吃不下饭。
如今生活好起来了,人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儿时美味的杏子已不再是人们农忙时唯一可口的奢侈品,可我依然怀念陪伴我长大的杏子,怀念那段难忘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