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6月2日 星期

乘势而上 奋力谱写法治政府建设新篇章


(上接01版)出台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深入开展执法不公、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问题专项整治行动。2020年以来,修订完善6部地方性法规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备案或补充备案重大行政处罚决定98件,两家市直单位被评为全省第二批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点。

用法治打造最有活力的营商环境

让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市政府围绕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城建交通工程推进创新实施三个周例会制度,坚持“三链同构”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服务实体经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支持企业发展稳定经济增长30条措施,成立“六保”工作领导小组和6个工作专班,围绕复工复产连续召开36次服务企业周例会、重点项目建设周例会,逐企业、逐项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我市建成全省首个省辖市“互联网+监管”平台,政务服务有效评价率和主动评价率均居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率先启动食品药品经营审批“一证准营”改革,全力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漯河的开放包容环境,引来众多投资企业;漯河的法治护航实践,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在2019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市位列第七。我市“一证通办”荣获 2020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城市信用监测排名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法治全面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市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创新矛盾化解机制和社会治理机制,以法治力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建立多元化民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实施意见,有效发挥和解、调解、仲裁、公证、行政复议、诉讼等解决民商事纠纷的积极作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成5家县级人民调解中心,发展4家人民调解员协会,培育郑玉海、韩付志、丁占军等30多个个人金牌调解室,创新推行“5+1”矛盾调解新模式,推动人民调解向道路交通、医疗、物业、婚姻家庭、退役军人事务等领域延伸。

针对“烂尾楼”“僵尸企业”等棘手问题,我市整合力量,强力督导,成功推动20家企业资产处置、职工安置等难题依法解决。在处理问题楼盘信访事件时,坚持“府院联动”,成功化解涉及全市两万多户的问题楼盘遗留问题。

不断提升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水平,制订行政应诉工作规则,建立行政复议流程再造、复议案件简繁分离制度,行政复议按期审结率、群众满意率均为100%,行政应诉败诉率远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政府公信力执行力持续提升。在2019年全省平安建设公众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执法工作满意度调查中,我市居全省第一方阵。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