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晨阳)6月2日,市污染防治攻坚办、市生态环境局举行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新闻发布会,通报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三年攻坚成效及2021年以来环境质量状况等。
水污染防治 全省先进
2018年以来,我市坚持“四水同治”、坚持因河施策、坚持科学治污,多措并举、统筹推进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生态修复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改善,打好碧水保卫战,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建立科学高效的攻坚机制,推动水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深入开展;坚持多措并举改善河流水质,国控、省控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稳步提升;扎实抓好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饮水安全工作成效显著;科学谋划实施水污染防治项目,水环境治理能力大幅提升;持续深入排查整治黑臭水体,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2018年、2019年,我市连续两年被评为河南省水污染防治优秀城市,特别是2019年全省考核第一。市生态环境局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水污染防治先进单位。
今年1~4月,沙河、澧河、汾河、颍河、黑河、清潩河6条国控考核河流及唐江河、三里河2条省控考核河流综合达标率100%,全省排名第一。其中,汾河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其他7条河流全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澧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及以上,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市第二、第三水厂地下水备用水源及全市59个“千吨万人”级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
“漯河蓝”成常态
近年来,我市持续抓好“七控”(控尘、控煤、控排、控车、控油、控烧、控烟花爆竹)“一应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漯河蓝”成常态,空气质量优良天渐成主角。2020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八项指标(优良天数、综合指数、PM2.5、PM10、SO2、NO2、CO、O3-8h)实现“七降一升”,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改善率均居全省第一方阵。特别是PM10、PM2.5年均浓度和优良天数三大考核指标全部达到省定目标要求,实现新的突破。2020年,全年优良天数253天,比目标多4天,同比增加69天,增幅在全国排名第二。其中,2020年7月份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3天,改善率在全国重点区域及苏皖鲁豫交界地区95个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一,在全省率先完成国家下达的6~9月份夏季攻坚优良天数78天的目标任务。2020年12月20日,提前11天完成年度249天优良天数目标。
今年以来,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八项指标除PM10(受沙尘天气影响,20天)外,逐月向好。1~5月份,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946,同比下降5.6%,位居全省第六。三大考核指标中,优良天数107天,同比增加12天,位居全省第六;PM2.5平均浓度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6%,位居全省第十三;PM10平均浓度99微克/立方米,同比略有上升,但呈明显下降趋势。
土壤污染防治 全省优秀
2018年初,我市全面开打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2019年,我市深入推进净土保卫战,在全省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攻坚成效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位居全省第四。2020年,我市被评为河南省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先进单位和“十三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单位。“土十条”各项任务圆满完成。经过三年攻坚,我市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力管控,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基本完善。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双双实现了100%;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成效显著。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期间累计整治行政村213个,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200个行政村整治任务。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截至2020年底,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6.9%以上,较2018年底提升了19个百分点。认真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活动。
2021年,我市将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保持攻坚力度、拓展攻坚广度,建设美丽漯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