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回忆起胡桥村转型起步时的辉煌,胡青举等人非常自豪。2001年,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一次性采购了胡桥村几百亩的绿化苗木,一下子让胡桥村在全省出了名。“这成了我们胡桥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里程碑,为我们村积累了一笔资金。”胡青举告诉记者。2004年,胡桥村筹资5000万元,注册成立了具有国家二级资质的河南省胡桥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很快,胡桥村又迎来了第二次机遇。2013年前后,河南省出台政策,要求各地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村里要建新型社区。胡青举等人算了一下,村里十几年的苗木产业使集体经济有了能给村里办点实事的基础。修道路、建别墅、立路灯……胡桥村的大街小巷变得整洁美丽,村民住上了两层小洋楼,家家户户门前有花园。胡桥村结合“桥”文化特色,投入8000多万元,建成环村水系,铺设环水系步道6000多米,新修村内及园区道路6500米,栽植行道树6000多株。数千亩的林木资源及环村水系让胡桥村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
如何让村里数千亩的“天然氧吧”转化为更多生产力?2017年,胡桥村被河南省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第三次政策机遇来了!胡桥村确立了“打造特色田园综合体、发展乡村旅游”的目标,规划建设“一心、四园、八区”等旅游项目。“一心”即游客服务中心,“四园”即百花园、百草园、百果园、四季采摘园,“八区”即特色养殖区、特色种植区、生态观光区、生态游乐区、生态餐饮区、农俗文化体验区、养老养生体验区、外围苗木种植区。2020年,胡桥村集体企业总资产达2.4亿元,年销售收入达8000多万元,利润达2000多万元。
“我家现在种了六七十亩苗木。仅种植苗木这一项,一年就能收入十多万元。”胡桥村村民胡中民笑着说。如今,胡中民除了种植苗木,还参与村集体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他的家里盖起了一幢临河小楼,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村西头一处清澈的池塘旁,“胡桥田园综合体”招牌异常醒目。“我们在这里规划种植500亩旅游采摘果树,目前已种植了100多亩,争取实现四季有果、长年有花,吸引城里人前来休闲观光。”胡青举带领记者边走边看,详细描绘村里的发展构想。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胡青举说:“春节前后,我们开了好几场会,计划先完善基础设施。今年春天,我们将环村水系引入田园综合体,沿途种上莲花、养上金鱼、架上小桥,在林间铺上步道……乡村全面振兴的春天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