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自1月6日开始接种新冠疫苗以来,截至6月2日,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02.31万剂次,已接种90.69万人,其中124402人已按程序完成接种,无严重异常反应发生。
疫苗接种工作开展以来,全市1480名接种工作人员、248名医疗保障人员夜以继日地奋战在疫苗接种工作一线,另有储备接种人员733人严阵以待。在疫苗充足供应的情况下,全市每天能接种6万多人次。5月28日,全市接种70284人,达到近期接种的峰值。
为保障疫苗接种工作安全有序进行,我市先后成立了以市卫健委主任曹江涛任组长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领导小组和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专班,下设综合组、技术指导组、政策和监测报告组、医疗救治组、宣传组5个专项工作组。制订下发了《漯河市疫苗接种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疫苗接种职责分工和任务清单,接种任务实行台账化管理。各县区细化本级工作台账,量化到每个接种门诊,接种情况进行日报告和日通报。
全面提升疫苗接种能力。我市疫苗接种服务以大中型临时接种点和固定接种点为主、上门服务为补充,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临时流动接种点,在人口集中、接种人数较多的集体单位、高校、工厂等开展现场接种。目前,漯河医专、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双汇集团、漯河食品职业技术学院等第一批现场接种工作已经完成。为保证接种配置精准化,我市对所有接种门诊进行接种环境、分区布局改造提升,落实每个接种点至少设置6个预检分诊台、3个接种工作台的标准。目前,全市共有66家接种门诊、8个移动接种点、1个临时接种点,接种工作台总量增加1倍多。同时,所有接种门诊配备扫码枪、身份证阅读器、签核机等设备以及疫苗储存冷链设施,满足大规模接种工作的需求,并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疫苗全程信息化追溯管理。
大力保障疫苗接种安全。规范执行健康询问、接种禁忌核查、知情告知、信息登记、接种后留观30分钟等疫苗接种程序。市卫健委印发《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工作方案》,成立医疗救治工作组和专家组,严格落实相关要求,做好异常反应监测和救治工作。
营造全民接种疫苗氛围。做好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的宣传动员工作,要求第一阶段重点人员实现应接必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人群,高校学生和各类学校教职工等重点行业人员实现应接尽接。通过分片包干、社区动员、单位组织、个人预约相结合的方式,采取横幅挂起来、喇叭响起来、文艺节目演起来等宣传形式做好群众的组织动员工作。及时公布市、县(区)疾控机构咨询电话,对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同时,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4个疫苗接种工作专项督查组,分片包干,不定时对各县区、各单位新冠疫苗接种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对思想不重视、组织不力、疫苗接种工作推进缓慢的单位予以追责问责。
市疾控中心专家呼吁,接种疫苗是最简便、最快捷、最经济的防护手段,广大群众要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谷东方 李元林 刘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