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6月4日 星期

健康科学用眼 正确配戴眼镜


6月6日是第26个全国爱眼日。处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该怎样科学用眼?近视后如何正确配戴眼镜呢?

学龄前

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的主要表现为弱视、散光、远视、先天性白内障等屈光不正和眼病,近视较少见,一般与遗传有关。视力不良的儿童如果经散瞳验光后,散光大于2D(200度)、远视大于6D(600度)、近视大于1D(100度)时必须配戴眼镜矫正。低于以上屈光度数的儿童,如果伴有弱视或调节性斜视也需要配戴眼镜矫正,并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

小学阶段

处在小学阶段的儿童用眼时间逐渐增多,不良用眼习惯等因素导致其出现近视问题。

当孩子出现眼睛酸、困、疼,近距离用眼后出现视力模糊、重影等症状时,家长应带孩子及时进行检查。孩子经过散瞳后,其睫状肌松弛没有度数或者视力提高就属于假性近视,不需要配戴眼镜,但需要注意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让眼睛睫状肌彻底放松,必要时需要用麻痹睫状肌功能类药物进行治疗,以防止屈光度增加,发展成真性近视。

许多家长没有定期带孩子检查眼睛的习惯,等到孩子已经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或影响生活了才带孩子去检查,此时孩子很可能已经形成真性近视。建议家长每6个月带孩子到眼科检查眼睛,根据不同检查结果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中学阶段

中学生的近视率相对较高。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学生近视率为78.95%,高中生近视率为80.90%,且中高度近视者居多。配戴的眼镜度数大于1D(100度)、小于2D(200度)的青少年,建议只在看远时戴眼镜,休息、户外活动时不要戴眼镜。近视2D(200度)以上的青少年如果不戴眼镜或偶尔戴眼镜,会因视物不清而眯眼引起视疲劳,导致近视度数增加更快,所以建议这些青少年每天坚持戴眼镜。

由于中学生用眼时间相对较多,建议每3~6个月对眼睛进行一次检查,青少年配戴眼镜是矫正近视的最佳方法。同时,戴眼镜对外斜视还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再好的眼镜都不如一双明亮、清澈的眼睛。家长要帮助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多参加户外活动。当孩子出现眯眼、皱眉、斜眼等症状时,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到眼科检查,确定病因后进行科学防治。

(了解更多疾病预防知识,请关注“漯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