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1年6月11日 星期

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合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知识的传授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上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一、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呈现丰富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引起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其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进而积极地按教师教导的方式去探索、学习。例如:教《直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设计整组幻灯片,采用一些卡通动物做点缀,使画面不呆板、富有童趣。在色彩上用鲜艳的颜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直角的认识。

二、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展现数学知识的魅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思维,还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达到创造性学习的目的。例如:教《长方体的体积计算》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感知长方体的体积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关,为他们自主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打下基础。接着让学生用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组合成长方体,并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展示学生的操作过程。这样,既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了探索研究的氛围,又能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创设情境以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小学数学中的相遇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创设行人或汽车相向、相背等运动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应用题的题意。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又可以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四、合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现代化信息技术有形象生动、信息量大的特点,可以全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起到创设情景、突出重点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但它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时,不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应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实践证明,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合,将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源汇区受降路小学 刘春华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