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6月11日 星期

端午节里话端午


■特约撰稿人 周桂梅

时光荏苒,转眼已过了几十年。回忆我们懵懂的童年,美好的瞬间一直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端午节虽然是一个普通的节日,但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来说非常有意义。

记得小时候,每年端午节前夕,母亲就要留意游乡串户的货郎,因为他们挑子里有五彩金丝线,还有小孩子佩戴的手镯小铃铛和装饰用的流苏等。然后去中药铺购买几样香草,有白芷、丁香、苏叶、薄荷、苍术等,还有一包麝香和雄黄,再去代销点买一瓶白酒。一切准备就绪,就开始缝制一大串香包,然后再用一块金黄色的布条缝制成一个项圈,缝好后,有几个香包就配几根五彩线,把五彩线一头系在香包上,一头系在项圈上。最后,母亲悄悄地把它藏起来,等端午节那天给我和妹妹佩戴。

最让我们开心的莫过于奶奶用一根苍术雕刻成孙猴子的模样给我们玩儿。还有那个很精致的扳脚娃娃——找一块白布,里面塞上棉花和麝香,圆圆的头上用丝线绣上鼻子、眼睛和红红的嘴巴,格外好看。最精致的就是把这个娃娃的一只脚放到头顶上,一手扳着脚,一手抱着一杆银枪,活灵活现,甚是可爱。

香包的形状是根据鸡内脏的形状缝制的,大的叫鸡胸脯,中的叫鸡心,小的叫鸡腰子。鸡心上绣上当年的属相,人们把它当作护身符。鸡腰子下面的流苏和其他香包下面的流苏不大一样,是用金黄色的丝线做成的。至于为什么要制作成这些样式,一些老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知道是端午节的习俗。

因为寓意吉祥,我们农家人才把这些民俗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到了端午节那一天,母亲一大早就起来生火煮鸡蛋。煮鸡蛋时少不了大蒜和艾叶,因为大蒜能除体内的毒素,艾叶能排体内的湿气。

等我和妹妹起床后,大蒜煮鸡蛋和烙油馍的香味儿扑面而来,我俩兴奋不已,心想着终于能吃上又酥又软的烙油馍了。不过我俩只能围着馍筐转,因为家里的规矩是第一碗饭或第一张馍必须先让长辈吃。奶奶和父亲还没有吃,我和妹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垂涎三尺。不大一会儿,奶奶笑眯眯地端着雄黄酒走了过来,让我和妹妹每人喝上一小口,然后用中指蘸了点儿,在我俩的额头上印了一个圈儿,再把我俩的耳朵根部、肚脐眼、胳肢窝、脚底板涂抹一遍,然后挥挥手说:“去吃鸡蛋和大蒜吧!鸡蛋一人3个,大蒜煮了一锅随便吃。”

当时,我好奇地问奶奶:端午节为什么要涂抹雄黄酒呢?奶奶笑着说:听说是2000年前从南方传过来的,一直流传到现在。用雄黄酒涂抹全身是为了防止蝎子、蜈蚣爬到耳朵里。到了夏季,人们喜欢睡在大树下,地上什么虫子都有,听说这些虫子都怕端午节的雄黄酒。当时年幼,大人说什么我们都相信,谁也没有怀疑过。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童年的记忆虽然美好,但总感觉少点儿什么。思来想去,原来是缺少粽子飘香的味道。20世纪70年代,如果谁家能到集市上买几个粽子尝尝鲜,就说明比较富裕。只可惜,小时候我不知道粽子长什么样。

如今,用各种食材包出来的粽子花样繁多,各大超市都有卖的;大蒜煮鸡蛋已经不再新鲜。我不禁感叹:我们这代人真有福气!想给孙子孙女买一串香包,各种精美的款式随你挑;想吃粽子,到超市各种口味任你选。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