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是增加糖尿病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经常熬夜的人不仅糖尿病发病率会上升,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病率也会上升。
专家介绍,正常情况下,人在睡觉时身体新陈代谢减缓,激素水平会下降到偏低的水平。如果不睡觉,身体内一些激素水平会偏高,例如皮质醇、儿茶酚胺,这些激素会导致血糖升高。
熬夜还会使人体交感神经变得兴奋、精神变得紧张,而长期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会增加人体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降低血糖控制水平,导致血糖升高。
经常熬夜的人往往伴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可能会诱发血糖升高。比如有些人熬夜到凌晨会选择吃顿夜宵,其中可能有多油多糖的食物。还有些人熬夜后往往会在白天补觉,导致运动量不足。
专家介绍,肾脏是多功能的器官,负责排泄废物,也是一些激素加工、产生的部位,还是糖异生的器官之一。睡觉时人体代谢率下降,肾脏“工作”减少。熬夜会导致肾脏处于“过劳”的状态。长期“过劳”,肾脏的激素分泌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引发一系列疾病。
“经常熬夜的人,更容易出现倦怠、神经衰弱的症状,健康生活需要优质睡眠。”田晨光教授强调。
此外,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要认识到糖尿病是慢性病,是终身性疾病,但良好的治疗可以控制病情。患者在糖尿病早期,如果饮食和运动控制得很好,血糖指标稳定,不一定需要服药,但在需要服药的时候,一定要遵医嘱服药。
“治疗糖尿病,要管住嘴、迈开腿、吃好药;注重生活方式管理,做好血糖监测,及时调整药物,坚持按时服药,用综合治疗的方式对抗糖尿病。”专家说。据《大河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