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俊杰
我家在夏至这天中午一定要吃夏至面。父亲常说:“要想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就得‘冬至饺子夏至面’,一年就这一天,再忙也马虎不得!”于是,为了这顿夏至面,父母那天下地特别早,好把中午吃面耽误的时间补回来。
临近中午,别人家还在地里热火朝天地干活,父母却向家里走去。有人问:“今天咋收工这么早?”父亲好像迎接盛大节日似地说:“夏至了,要回家吃面去!”
到了家,母亲把早上准备好的芹菜切成丁,黄瓜切成丝,将只有鸡蛋大小的肉剁碎,加入葱末儿、姜放在油里爆炒,快熟时倒入勾好的粉芡,做成炸酱。父亲同时和面、擀面条。说来奇怪,父亲做别的饭不行,擀面条却有一手,他把面和硬,照样能擀动,擀出的面条切得长,煮熟了也不断。炸酱、面条都准备好了,姐姐也把水烧开了,这时,母亲端出面条下锅,煮熟后捞到水盆里。水是刚从井里打出来的,透着凉气,面条在水里一过,不但清凉爽口,而且更加筯道,再浇上飘着肉香的炸酱……呀!那滋味,让人想着就流口水。本来我在平时是不爱吃炸酱面的,因为平时父亲忙,没时间擀面不说,也没肉,做成了也只是一碗白面条和浓浓的粉芡,连菜末儿也很少,看了就让人没胃口。但夏至面是我的最爱,比过年吃饺子都香。父母这段时间割麦、点玉米、种花生,起早贪黑地忙,理应吃得好,而不懂事的我,吃得比父亲还多。母亲说我,父亲还接过话茬说:“只要孩子想吃,多吃点没啥,他也是正长身体的时候。”说着还把碗里剩下的倒给我,自己拿出蒸馍就着咸菜吃。唉!现在想想,那时的我真是太不懂事了,可反过来,我更忘不了父亲看我狼吞虎咽吃夏至面时,他那被太阳晒得黑红的脸上露出的满是幸福的表情……
后来,人们生活好了,种地实现了机械化,“三夏”也不忙了。夏至还是年年过,夏至面还是年年吃,虽然菜多了,肉也多了,但再也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了,不是面不好吃,而是平时也能常常吃到那样的面条。
又是一年夏至到,特别是夏至和父亲节离得很近,这更让我怀念小时候父亲擀的夏至面,因为我已经十几年没吃上了,而且永远也吃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