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陶小敏
图/本报记者 焦海洋
张军辉是舞阳县九街镇桥张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自2000年成为村支书以来,他已干了21年。
21年来,张军辉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村庄发展积极谋划、四处奔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幸福指数,赢得群众一致认可。
带领党员冲在前
回想2000年成为村支书时村里的情况,张军辉不禁苦笑。
“那时候村里没有一条水泥路,全是土路,一下雨就成了泥路,外面的车进不来,村里的车出不去。娶新媳妇时遇到下雨天,到村口就只能把人背进来。”张军辉说。
张军辉深知,乡亲们对他这个新支书充满期待。“必须带好头,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张军辉下定决心,全力以赴,不辜负大家对他的信任。
张军辉首先抓党员队伍建设和班子建设。他从抓好“三会一课”入手,利用党员会议和党课,不断加强党员教育,提升党员素质。张军辉奉献在前、吃亏在先,为党员们树立了良好榜样。他还带领党员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渐渐地,党员们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党支部不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村里一有啥事,党员们就冲在前。村民们觉得,村里开始不一样了。
村容村貌大变样
如今的桥张村,平直、干净的道路通到每家每户门口,田间道路也很整洁;街道两侧的绿化花木生机盎然,宛如美丽花园;一渠清水绕村而行,水边则是村民闲暇时的好去处;一栋漂亮的教学楼里,不时传出孩子们的读书声。
当初的村室,是三间长满杂草的破瓦房,处于弃用状态,村室前面则是一个大坑。张军辉带领村民,建起两层共450平方米的新村室,并将大坑填平,改造成一个1500平方米的活动广场。装路灯,对村庄进行亮化。整治道路两侧的杂草,种植绿化苗木、花草,对村庄进行美化。
记者采访时,张军辉正带领村民铺设下水道。
“下一步,我们准备给村里每条路命名、挂路牌,做到一户一果一花,让村民的生活环境更美、更舒心。”张军辉说。
集体经济强起来
近几年,张军辉带领村民整治村内荒片、荒地110余亩,并从陕西引进文冠果树万余棵。
“文冠果树全身是宝,清明前后采摘的嫩芽可制茶,4月可赏花,9月果实成熟后可榨油。”张军辉告诉记者,种下文冠果树,既可促进产业兴旺,又可实现生态宜居,一举两得。今年4月,他们举办了第一届桥张村文冠果赏花节,引来众多游客。仅此一项,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四五万元。
村里把荒片整治后,种了50亩红薯,打算收获后加工成红薯粉条。这也是村集体收入的一部分。
村里还引进了光伏发电项目,一年增收8万多元。村里引进的制衣厂、假发厂、鞋厂和电子厂,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还大大提高了村集体收入。
张军辉介绍,今年他们计划建冷库,满足村里冷藏需要的同时,可以对外出租,增加村集体收入。另外,村里将兴建水上乐园,发展特色民宿、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努力将桥张村打造成美丽、宜居的幸福家园。
村民幸福感满满
“桥张村越变越漂亮,出去打工小半年,回来快不认识了。”今年45岁的王书宽,曾是村里的贫困户,于2017年脱贫。王书宽说,村里给他提供了公益岗位,不仅帮他脱了贫,还让他觉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69岁的村民乔桂枝告诉记者,自2002年至今,村里先后组建了秧歌队、广场舞队,村民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村里每年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倡树文明新风,让村民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越来越融洽。
“村民们有啥事,谁家里需要人帮忙了,军辉跑得可快!”村民杨秀国告诉记者,由于村子离镇上近8公里,张军辉经常帮村民尤其是老年人买东西、取钱、取快递等。
杨宽亭今年96岁,1958年入党。他告诉记者,桥张村的变化可真不小。
“我们村的党支部、党员真正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都很配合工作。”杨宽亭说。
21年过去了,张军辉对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有自己的体会。他说,要想当好村干部,必须公道正派,不能有私心。
“有私心,群众不会服你。群众心里有杆秤。”张军辉说,当村干部就要为群众办实事,做群众的主心骨和坚强后盾。
张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