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玲玲
“翠品,胳膊好点儿了吗?可得注意休息啊。”7月3日,在郾城区淞江街道岷江路社区,看到徐翠品来了,工作人员关心地问。
“没事儿,我这点儿小病不算什么,不影响工作。”徐翠品说着,就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到二楼指导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展板布置工作,丝毫不像一个病人。然而,熟悉徐翠品的人都知道,他已经带病工作一个月了。
徐翠品是市创文办督导二处副处长,主要负责全市社区、小区的文明创建工作。7月3日下午3点,记者见到徐翠品时,他后背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但右胳膊用一条厚围巾包裹着。徐翠品说,6月初,他在办公室电脑前打字时,右臂突然麻木、疼痛,连鼠标都握不住。“检查后,医生说是过度劳累加之肘关节压迫到神经,建议在家休息。”
然而,出了医院,徐翠品就又回到岗位继续工作。“今年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变化较大,街道、社区增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需要我们指导、督促社区按照标准迅速打造。任务重、人手紧,我不能离开。”徐翠品说。
在徐翠品的电脑里,分门别类地保存着社区、小区测评体系标准、规范照片和常见问题。徐翠品告诉记者,住宅小区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点部位之一,也是创建工作的难点,尤其是老旧小区、“三无”楼院。
为了更好地推进工作,徐翠品和同事对市区994个老旧小区、“三无”楼院进行全面排查,并列出问题清单交给各区创文办、各街道办,要求限期整改。目前,我市老旧小区、“三无”楼院已经全部完成改造升级。
为了高标准做好街道综合文化服务站和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徐翠品和同事按照测评体系标准,将创建标准以图解形式印制成册,发放给各个街道办、各个社居委。目前,市区9个街道综合文化站、52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已全部按标准打造完成。
徐翠品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同事和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自2019年3月到市创文办以来,翠品同志敬业奉献、踏实能干。他精通业务,对测评体系和操作手册吃得透、拿得准,精心制作的《网格管理平面图》《创文标准图解》《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PPT》,对社区、小区的文明创建工作帮助特别大。”市创文办督导二处处长卿东风说,徐翠品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创文人的责任和担当,充分展现了创文人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风采。
“翠品业务精,工作思路清晰,考虑问题细致、周到,我们遇到问题常常向他请教。他非常敬业,我们都被他感动了。”马路街街道党工委委员、副主任黄永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