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一笑
儿子喜欢影视剧《哆啦A梦》。
记得我小时候也看《哆啦A梦》,但那时它的名字叫《机器猫》。
我问儿子为什么喜欢《哆啦A梦》。他说,羡慕大雄有哆啦A梦这样一个无所不能、无处不在的朋友。它能在大雄不想写作业的时候帮他写作业、在大雄受欺负的时候帮他出气、在大雄将要迟到的时候帮他想办法不迟到……他也想有一个像哆啦A梦这样不离不弃的好朋友,还想有哆啦A梦的“百宝袋”,让自己像个发明家一样随时可以实现梦想。
听他这样说,我笑了,因为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羡慕着大雄。
我告诉他,虽然哆啦A梦能帮大雄解决一切困难,但故事的结尾告诉我们:它的到来并不是想给大雄一个不用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的人生,而是为了给大雄足够的支持——鼓励他相信自己会更勇敢、更坚强,最终能靠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
在生活中,谁不想拥有像哆啦A梦这样的好朋友呢?有时候我又想,哪个妈妈不是孩子的哆啦A梦呢?
从孩子出生那一天起,妈妈们就一天24个小时、一年365天照顾孩子,像拥有“百宝袋”的哆啦A梦一样应对孩子带来的种种问题和麻烦,但同时,妈妈们也在享受着孩子带来的无限快乐……
为了能全身心地陪伴孩子,我几乎将所有小时候没有读过的童书和给儿子买的童书都读了一遍,还将儿子最喜欢的奥特曼系列书籍从头到尾恶补了一通,甚至看了许多以前很不喜欢的心理学方面的书……有孩子之前,我从不相信自己会有这么大的能量、这么多的精力去对待一个孩子。差点忘了,我还曾是一名丁克主义者。
是爱,是母爱,让我蜕变、成长,让我变得温和、柔软。
我曾对儿子说过,我愿意做他的哆啦A梦,努力为他创造属于他的“百宝袋”:在他想出去旅游时变出“任意门(坐高铁)”;在他不开心时给他提供“竹蜻蜓(坐飞机)”……我也告诉他,这个“百宝袋”需要一家人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我们要互相配合、互相理解、互相协作、互相关爱。
有人说,《哆啦A梦》系列影视剧之所以能够影响几代人并让那么多人喜欢,是因为它的制作团队始终把孩子们当成有独立见解和思想的成人来对待,也始终以人性为出发点,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让每一个观众都燃起希望与梦想的火种。
作为一个妈妈,我愿意一直做孩子的哆啦A梦。
父母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