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 红 通讯员 刘一龙)7月27日,记者从市城管局市政建设和公用服务中心获悉,为提升城市防汛排涝能力,加快区域内涝排除速度,塔河东支(龙江路箱涵)闸门近期建成投用,并发挥了应有的排涝作用。
据了解,以前市区京广铁路以东、金山路以西、龙江路以南、淞江路以北区域,仅有李漯路口箱涵(闸门)一个排水出口,遇强降水时,该区域解放路与淞江路交叉口、解放路与龙江路交叉口等路段容易出现积水,给附近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为解决该区域内涝问题,根据市政府部署,市城管局市政建设和公用服务中心组织新建塔河东支(龙江路箱涵)闸门一座,以增加排水出口的方式,让该区域东部雨水就近排出,从而加快排涝速度。该新建闸门位于龙江路箱涵与塔河东支交会处,主要在龙江路箱涵北侧开设2个孔洞,并新建28米盖板涵和配套闸门一座,与塔河东支连接,有效排出龙江路箱涵内的雨水。闸门日常处于关闭状态,汛期按防汛排涝指令开启排涝。
为迎战今年汛期,市政建设和公用服务中心领导多次到现场督导工作,严格把关,同时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施工人员加班加点,闸门设计符合标准,在确保闸门施工质量的同时加快工程进度。该项目主体工程于7月17日完工并投用。我市遭遇了暴雨天气后,按照防汛排涝工作指令,塔河东支(龙江路箱涵)闸门开启,区域内涝得到了有效排除,城市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