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7月31日 星期

记录真实鲜活的红色中国
——读斯诺《西行漫记》

■潘海燕

《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于1937年10月在伦敦首次出版,随即轰动世界。

埃德加·斯诺1928年来华,1933年4月至1935年6月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深入陕甘宁边区,采访到了第一手资料,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陕甘宁边区的西方新闻记者。

在当时国民党的严密封锁下,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突破了种种障碍,用公平客观的报道真实还原了他在陕甘宁边区的所见所闻。他在这一过程中,对中国共产党、共产党领导人、革命战士和陕甘宁边区人民有了清楚而深入的了解,向世界真实还原了当时陕甘宁边区的风貌。

在这本书里,作者描写了大量生活细节。因为叫他“喂”而显得不友善的红军小战士、冷静理智的周恩来、性格急躁但为人谦虚的贺龙、红色窑工徐海东等,众多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斯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慢慢展现红军究竟是怎样的军队、红军领袖是什么样的领袖、红军为什么而战又是如何保持自己的战斗力的。也许在今天看来,当年作者描述的事情会有所局限,但他为外界深入了解苏区红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红军长征的记录。作者本人虽然没有经历过长征,却采访了很多经历过长征的红军战士,根据他们的描述,我们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更加清晰地认识长征。我们印象中的长征可能就是课本上短短的几句“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红军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翻雪山、过草地,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可是对于长征的亲历者来说,那是一次次与恶劣自然环境作斗争、一夜又一夜急行军、一次次突破敌人封锁的血战。长征后保留下来的红军人数虽然不多,但这是中国共产党极为宝贵的精华,成为以后全民族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骨干力量。

长征的胜利,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成熟,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结束的,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宣传了党的主张,播撒下革命的火种,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正如斯诺所说,长征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红军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了土地革命的目的,宣传了抗日政策,武装了千千万万的农民,留下干部训练游击队。在漫长而艰苦的征途上,有千千万万的人倒下,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加入。

《西行漫记》是作者根据采访完成的,是一部新闻作品,并不是一部历史著作,但因其纪实性,成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不可或缺的红色经典之一。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想就是当我们坐在明亮的屋子里时,当我们心安理得地接受教育时,当我们为各自的人生纠结忙碌时,我们应该铭记,是无数先驱抛头颅、洒热血,才使我们生活在一个既和平又安全的国度,拥有阳光美好的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