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玲玲
实 习 生 柏柯羽
33岁的赵一是市科技馆公共服务部负责人,同时也是一名党员、退役军人。在接到中心城区全员核酸检测的通知后,他积极响应号召,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区检测点的志愿服务中。“力所能及地为大家提供服务,这是我应该做的。”8月1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赵一声音嘶哑地说。
在中心城区全员核酸检测过程中,赵一每天早上7点抵达昆仑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点,投入志愿服务。“各位居民,现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请大家积极配合核酸检测。”采集前期和间隔期,赵一深入各个小区排查,向群众宣传,耐心讲解。“保持间距、不要拥挤、有序排队。”在核酸检测采样现场,赵一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句话,同时认真登记个人信息资料、耐心提醒注意事项,并配合手势引导群众、维持秩序。
“第一天忙完已经凌晨两点多了,次日清晨醒来,我发现喉咙失声了。”赵一说。但这并不影响赵一进行志愿服务,他用手比画着给群众做引导。“群众的支持和赞扬,让我倍受感动和鼓舞。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军人,在祖国需要时挺身而出,再苦再累也不怕。”赵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