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8月18日 星期

打造微创治疗新特色
——记市三院普外科

市三院普外科主任谌彦军(左一)与郭宏杰教授(右一)在门诊为患者检查。市三院提供

■本报记者 刘彩霞

见习记者 潘潇添

随着工作压力与不良习惯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患上静脉曲张。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静脉系统疾病,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困扰。市三院普外科不断创新医疗技术,在今年4月开展静脉曲张微创射频消融技术,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硬实力支撑科室发展

作为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市三院普外科坚持“强化诊疗质量,追求技术领先”的发展理念,不仅在常见外科疾病诊治方面经验丰富,还开展有胃肠穿孔及胃肠肿瘤的腹腔镜微创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微创旋切、乳腺癌治疗术及保乳手术等微创技术。谈及科内新开展的静脉曲张微创射频消融技术,该科主任谌彦军表示,该项技术的开展,使饱受静脉曲张困扰的患者可就近享受到国家级的诊疗服务。

据了解,下肢静脉曲张主要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静脉壁的不健康、薄弱,进而导致静脉迂曲、扩张。该病临床表现为下肢浅静脉弯弯曲曲突起于表皮如同蚯蚓状,易引起腿部疲劳、疼痛、肿胀。大隐静脉曲张、小隐静脉曲张都属于下肢静脉曲张。“如果不及时治疗,静脉曲张就会越来越严重,长期的血液瘀滞会造成下肢皮肤营养不良,有可能会出现皮肤发黑,甚至溃烂,久治不愈。曲张血管内瘀滞的血液还可能会形成血栓,引起静脉炎,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谌彦军说。

为了帮助患者缓解病痛,今年4月,该科积极引进射频消融系统和设备,特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郭宏杰来市三院普外科,指导开展静脉微创射频消融技术。“郭宏杰在2005年博士毕业后从事血管外科临床诊治工作,已完成各种血管外科手术一万多例,尤其擅长大隐静脉曲张微创射频消融治疗。他也是漯河人,之前我市不少患者专门到北京找他看病。”谌彦军说,为了更好地服务我市及周边地区的患者,郭宏杰教授每月定时来医院,在手术、门诊坐诊及查房等方面给予指导,为广大静脉曲张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新技术造福广大患者

该科开展静脉曲张微创射频消融技术后,许多患者前来治疗。一位37岁的女士从事财务工作,长期久坐导致双腿静脉曲张明显,常年穿长裤遮盖,严重影响其生活。今年7月,听说市三院普外科开展了静脉曲张微创射频消融技术后,该患者便通过电话预约就诊。接诊后,该科医护人员经过详细检查,确认患者的病症是大隐静脉合并小隐静脉曲张,郭宏杰教授为其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后进行手术,效果显著。

传统的静脉曲张抽剥术切口长、创伤大,患者痛苦大、住院时间长,而静脉曲张微创射频消融技术,不需要切除病变静脉,而是在彩超引导下,经患者膝关节附近穿刺大隐静脉,置入射频导管,到达隐股静脉交界处释放热能,作用于静脉血管的内膜,使血管壁变性、挛缩,致静脉腔皱缩,最终令血管纤维化永久闭塞。该技术的应用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周期,具有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目前,该科在郭宏杰教授的指导帮助下,成功为二十多位大隐静脉、小隐静脉曲张患者完成了静脉射频消融手术。

“目前,市民对于静脉曲张的健康知识了解甚少,不够重视,往往等到该病发展为重度、严重影响生活后才想到治疗。”谌彦军说,在生活中,市民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久站或久坐。他建议大家工作两个小时左右就要站起活动10分钟,可有效缓解下肢血液淤滞。对于静脉曲张的高危人群,如教师、售货员、厨师、医生等,由于他们长期站立,下肢血液会受重力影响而回流不畅,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可以穿戴医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减轻下肢静脉压力,预防静脉曲张。同时,下肢静脉曲张严重或有下肢沉胀感的市民,要尽早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和治疗。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