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南省遭遇大范围极端连续强降雨,牵动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洪灾之后的防病非常重要,灾后的心理调适也很关键。因为灾后受心理问题影响的人很广泛,包括遇难者家属、幸存者、目击者、救援人员等。这些人可能会出现以下心理问题:
在生理层面,常会出现失眠、夜惊、疲劳、口干、消化功能紊乱,有窒息感等症状。而在认知、行为层面会出现神情恍惚,精神持续紧张且处于戒备状态,陷入沉默或变得冲动,或因家人罹难而自我责备、一蹶不振甚至想要自杀等。在情绪层面,则会有恐惧、无助、悲伤、内疚、愤怒、强迫性重复创伤记忆、思念至亲、焦虑不安、容易受惊等。
在特殊时期、特定阶段,有些生理、情绪等症状表现是正常的,我们可以尝试用以下方法来进行心理调整:
一是做到倾听与表达。你可以每天与家人、朋友或者周围的人聊天,分享思念与关爱,感谢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尽情表达你的不适情绪,你也可以无条件地倾听,还可以是无限地关怀他们。
二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饮食。哪怕食欲很差,吃的食物很少,也要尽最大可能保证规律进食。
三是要正视灾难,不要强迫自己遗忘。尝试肢体放松,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上。
四是要注意自己心理状态的变化。发现自己有情绪或行为问题等,要及时前往相关医院就医,也可以随时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寻求心理专业人员的帮助。
五是要多关注身边的特殊群体。如发现身边的人有情绪或行为问题时,多给他们支持和理解,尽早带他们到专业医院就诊,或拨打相关救援电话。
六是结合实际,做一些有益于身心的活动。这样可以使我们身体放松、释放压力,缓解紧张的情绪。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河南省疾控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