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齐国霞
连续11年,984家企业参与,累计捐资853.3万元,资助家庭困难大学生2871人……
由市工商联发起、全市民营企业家共同参与的“民企助才”活动,用爱心和责任搭起一座桥梁,资助一批又一批被高校录取的优秀寒门学子,帮助他们顺利迈进高等学府,继续追逐梦想。
8月29日,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的“民企助才”活动,以助力乡村振兴为重点,优先资助农村困难家庭的大学生,对他们进行扶贫、扶智和扶志,在物质上和精神上进行“双扶贫”。拟受资助的困难大学生,分别由省、市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市慈善总会、爱心企业相关负责人公开推荐。
为保证活动公开、透明、公正,市工商联采取了三项措施:1.申报受助者要如实填写“民企助才”资金申请表,所在学校和村(居)委会签字盖章,县(区)工商联组织审核推荐,市“民企助才”活动领导小组审核确定。2.本年度所募集到的善款全部发放给受资助大学生,参与捐款的企业家与大学生一对一结对;制作爱心结对卡,分别发放给企业家和受资助大学生。3.活动结束后,所有参与捐款的爱心企业家与学生结对情况将分别在市工商联网站、《漯河商会》上对外公开发布,全面接受社会监督,让企业家们帮得明白、帮得放心。
今年7月上旬,“民企助才”活动启动后,再次得到广大民营企业家的热心参与和大力支持。许多企业家主动与市工商联办公室或结对村联系,积极要求与家庭困难大学生结对。尤其是恒瑞淀粉、双建管桩、秀源液压、豫鼎源食品、叮当牛等企业,虽然遭受洪水灾害损失严重,但是仍然主动要求资助大学生。
今年以来,全市共有107家爱心企业捐赠善款73.2万元,可资助贫困大学生244名。其中,捐款1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昌建地产、恒瑞淀粉、亿博橡胶、曙光健士、利通液压、联泰食品、联太房地产、贾湖酒业、郾城发展村镇银行、东辰石油、恒达食品、重泰建材、奥星明胶、美迪康生物、美馨食品、双建管桩、天桥建设、金海岸混凝土、虹峰电缆、双发塑料、康利医院等。
我市民营企业家们连续11年的坚守和担当,让人动容,令人尊敬。11年来,市工商联将“民企助才”活动作为每年最重要的公益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如今,“民企助才”活动不仅成为我市捐款金额最多、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爱心助学平台,还成为一项传递大爱的民心工程。尤其在今年,疫情、洪灾等多种因素,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面对困难,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家不仅没有退缩,还积极参加“民企助才”活动;同时,积极开展防汛救灾活动。7月下旬,郑州、新乡等地先后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据不完全统计,我市148家企业向受灾地区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4500万元。这充分展现了全市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的责任担当。
“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家在自家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救助活动,充分体现出我市民营企业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品德。”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黄耀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