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震
“请各位居民戴好口罩,非必要不出门,疫情防控不松懈。”8月25日,记者在源汇区顺河街街道戏楼后街社区豫新小区看到大学生志愿者袁梦晗正拿着小喇叭在小区内巡逻。
袁梦晗今年20岁,是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一名大学生。她告诉记者,到社区当志愿者源自今年年初共青团河南省委发起的返乡大学生向社区报到活动。当时想着寒假在家里也没什么事,不如到社区为大家做点有意义的事,于是就来到了自己家所在的戏楼后街社区。
今年暑假,我省疫情有所反弹。袁梦晗得知消息后,发挥自身优势,为社区的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她主动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全民核酸检测采样期间,她帮助采样工作人员登记被采样者的个人信息,协助医生开展采样工作,随后又到社区对所有采样人员进行信息录入。
除了在社区疫情防控宣传点值守,她还发挥专业特长,利用所学知识,当好疫情防控劝导员、宣传员,与社区党员干部一起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袁梦晗告诉记者,这个暑假很忙碌也很充实,听到一些老爷爷老奶奶对她的夸奖,心里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