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1年9月17日 星期

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


■董德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底色,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表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决心,具有丰富而又深刻的意蕴。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论意蕴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对中国共产党“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的理论回答,“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征。其中,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灵魂,与其他几个特征具有内在一致性。其一,科学性是人民性的根本前提。其二,实践性是人民性的本质属性。其三,开放性是人民性的内在要求。因此,在不同历史时期,它总能扎根于人民之中,为解决时代课题提供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昭示我们: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从理论上诠释了“江山”与“人民”是同质的。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历史意蕴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承诺和宣示,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经验总结。回望彪炳史册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依靠人民、为了人民”这一历史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打江山是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守江山是为了实现民族富强和人民幸福。而无论打江山还是守江山,人民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依靠的主体力量。“人民的事业”与“为人民的事业”是合二为一的,“人民”是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永恒的主题。中国共产党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对人民常怀感恩之心、忧民之情、为民之意。从毛泽东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拜人民群众为师”“为人民服务”“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到邓小平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从江泽民的“以人民群众为本”“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胡锦涛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以人民为中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历史在不断演变,但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情系人民的本心。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在历史沿革中传承、发展,有力地诠释了“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这一历史真谛。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无论北伐战争、土地革命,还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其实质都是人民战争。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这是基于无数历史事实得出的具有规律性的历史结论和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揭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打江山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守江山也是依靠人民、为了人民。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现实意蕴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行动指南。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必须树立大历史观,在历史长河、时代大潮、世界风云中体察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在中国历史长时段与世界历史宽视野的时空视界交融中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将过去、现在、未来贯通起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用历史照亮现在、启迪未来。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是历史的更是现实的,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现实诉求和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性本质,深切体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人民情怀,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多次强调人民立场的重要性,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治国理政实践践行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历史观,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新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必须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凝聚起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在实践中确证“江山”与“人民”的一致性。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