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9月17日 星期

党史励志 科技兴邦


■宋德雄

百年党史,处处蕴含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百年党史,是一部为中华民族求解放的英雄史,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奋斗史,也是一部为中国科技促进步的辉煌史。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认真学习、回顾、梳理百年来党的科技思想和科技实践的伟大历史,深入挖掘其中蕴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充分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砥砺科研初心、勇担创新使命的内生动力,对于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创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深刻学习把握党的科技思想脉络,牢牢坚持科技创新事业正确道路和方向。理论上清醒,是思想政治坚定的前提。马克思在《资本论》及有关著作中对科学作了深刻论述。他认为,科学是生产力,是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我们党与科学有着不解之缘。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经验、顺应时势、着眼未来,提出了“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举旗定向。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深刻把握党的科技思想的理论逻辑脉络和历史发展脉络,从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引导广大科技人员切实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在正确的道路和方向上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强国。

深刻学习铭记党的科技实践历史,充分认识科技工作者重要地位和作用。科技是国之利器,人才是国之根本。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画卷闪耀着无数科技人员的动人身影,他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付出了无数艰辛和汗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战火纷飞的年代,科技人员的重要价值彰显无遗。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深刻认识科技工作者在党和人民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做的突出贡献,引导广大科技人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扬主人翁精神,发挥主力军作用,以更加有力的行动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努力奋斗。

深刻学习理解新中国伟大科技成就,始终坚定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和信心。新中国科技事业几乎从零起步。经过7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在基础科学、工程技术上之所以能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在一张白纸上绘就绚丽多彩的科技画卷,走过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能完成的工业化历程,关键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用好“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重要法宝。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正确认识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理解“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根本保证”和“集中力量办大事是重要法宝”,引导广大科技人员坚定信念,增强团队合作、系统整合、协同创新的意识,更加主动地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更加自觉地把聪明才智投入党和国家组织的科技计划和活动中去,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为实现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科技自立自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刻学习弘扬我国科学家精神,不断汲取勇攀科技高峰的智慧和力量。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历史,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中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他们身上充满了对科研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赤诚。可以说,我国科学家的奋斗历史就是一座巨大的精神宝库,有着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深刻认识科学家精神对于科技工作者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引导广大科技人员从我国科学家的奋斗历史和感人故事中感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智慧,汲取勇攀高峰、争创一流的力量,大力传承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精神,专注科研事业,坚守科学道德,矢志科技创新,勇于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攻关,敢于向现代科学技术的最高峰发起冲击,走好走实新时代创新之路。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