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1年10月14日 星期

重阳习俗的由来
春秋就有说法 唐代已成民间节日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现在我国将九月初九定为“老年节”。在我国,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其中,登高远眺是庆祝活动的重头戏。

三国时曹丕下令重阳宴饮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辞》中就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

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到了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东汉恒景学艺为民除害

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命。病愈之后,恒景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最终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

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和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辟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辟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牲畜也过重阳节

给牲畜过重阳节,这似乎不可思议。然而旧时在南京南郊的江宁、溧水一些农村却很盛行。

给牲畜过重阳节称“撒群”。这天,解开牲畜的拴绳,打开圈养的家禽门,将家畜放纵于野荒地中,让其自由自在“放风”一天。当地人认为,任何牲畜家禽,猪、马、牛、驴、羊、鸡、鸭、鹅等皆上天所赐凡间,都有生存权利,活动自由。人类不能只顾自己活得痛快而剥夺其他动物的自由。

一般人家养猪羊、鸡鸭鹅,条件好的养牛马驴。同一天里同时“撒群”,田地粮食庄稼就会遭殃。因此农人们很自觉,放养牲畜家禽时人必须跟着,往荒地中赶。到了人民公社集体化时,生产队集体饲养牛马驴,则由社员“撒群”。此时,社员们暂时放下一切农活,全体出动,全日看青。看青,即看好庄稼地,不让牲畜毁坏庄稼。此时,便可看到平时难见到的乡村画面——人与农庄,动物与田野,彼此和平共处的和谐情景。

据《南京晨报》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