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10月21日 星期

农家书屋为乡村振兴“加油充电”


村民们在农家书屋学习充电

编者按

我市很多村庄都建有农家书屋,村民们在农闲时间到这里阅读书籍,让知识浸润心灵。不少农家书屋充分发挥了文化惠民的作用,成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加油站”。从近日起本版推出“新时代乡村阅读”系列报道,记者采访一些建设得比较好的农家书屋,探寻书屋在书籍来源、选择、管理方面好的做法,总结书屋在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经验,以促进我市农家书屋建设和完善,在广大农村倡导良好的读书风尚,让乡村流溢书香。

■文/图 本报记者 尹晓玉

深秋,天气渐冷,但源汇区空冢郭镇半坡朱村的农家书屋里却充满了学习热情。古色古香的陈设、琳琅满目的书籍、认真阅读的村民,让空气中氤氲着书香。这座小小的农家书屋,既延续着村庄“诗书传家”的传统,又成为村民们的“精神加油站”。

2019年,半坡朱村对村里一间闲置的百年老屋进行规划,购买了书柜、桌椅,计划打造农家书屋。源汇区文化部门捐赠了一批书,村民们知道后,也捐赠了一部分书籍。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书屋初具规模。

近日,记者走进半坡朱村的农家书屋,看到书架上摆放着2000多册书,分类明确,整齐有序。这些书籍内容涉及农业实用技术、农村致富经验、政治、法律、文学艺术、农村医疗卫生等,也有孩子们爱读的绘本、神话故事、文学名著,满足了各年龄段村民的阅读需求。据介绍,今年书屋又新增了一批党史教育类书籍。

“我经常在书屋借书,以医学类书籍为主,学习新的诊疗技术和健康保健知识,并把书本知识不断在村民中普及。”村医陈耀克告诉记者,书屋内容丰富,借阅方便,让他受益匪浅。

农家书屋建是基础,管是关键。为规范书屋管理,半坡朱村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农家书屋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村里的退休教师朱耀杰担任管理员,并制订借阅、开放等各项制度。管理员24小时手机保持畅通,随时为村民阅读、借书提供便利。“俺家就在书屋旁边,平时没事了我就在书屋值守。如果我不在,谁需要去书屋看书或者借书,随时给我打电话,我立即就过去开门。”朱耀杰说,农业技术、养生保健和历史类书籍比较受欢迎,周末村里的孩子也喜欢来书屋读书或者借阅。“《十万个为什么》《一千零一夜》《中国神话故事》,这些我喜欢看的书在书屋都能找到。”小学生朱雨欣告诉记者,读书不仅让她增长了知识,还让课余生活变得充实。

除了供村民阅读,半坡朱村还以图书资源为依托,与妇联、民政等部门结合,组织巾帼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带领村里的学生,走进农家书屋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开展政策宣传、农技推广、实用技术培训等教育活动。他们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在群众的心中播撒文化的种子,绘制乡村文化振兴的新画卷。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