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1年10月22日 星期

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田 芳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因此,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奋力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就要构建高质量乡村产业体系。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破解“三农”发展系列难题、全面推进现代化漯河建设的必然要求。

构建乡村产业体系

做实做强现代种养业。推动种养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实现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林牧渔结合,增加绿色优质产品供给,提升农业产能,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坚持标准化、绿色化、循环化、规模化、数字化、基地化引领,建成一批规模养殖场,加快提升优势产能。发展食草动物产业、家禽业、奶业、蜂业。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推行“五级订单”生产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做大做强,促进优质农产品与食品工业有效衔接。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要求,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支持县域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建成一批专业村镇和加工强县。大力推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加工,开发主副食品、药食同源产品、功能性食品等,发展饲料工业。

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依托乡村景观、历史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果蔬采摘、农事体验等休闲农业,做大农家乐,发展民宿经济,建设森林康养、生态旅游基地。发展多样化特色产业,发展特色食品、特色制造、特色建筑等乡土产业,建设一批家庭工厂、手工作坊、乡村车间,打造可品尝、可观赏、可携带的工艺品“伴手礼”和“后备厢礼品”。

加快做大村信息产业。大力培育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专业村和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加快实现乡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扩大优质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规模,推进线下体验点和农产品上行村建设。强化数字设施装备和应用系统集成开发,开展大数据应用、信息服务、设施农业调控等业务。

坚持高水平发展

坚持特色化发展。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市场需求、人文历史特色,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规划建设,健全乡镇产业聚集机制,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升级版,推进乡村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融入村庄经营理念,打造一批特色村,发展乡土手工制作产业。

坚持融合化发展。依托农业农村资源,大力促进产业渗透、重组、联动、跨界融合发展。推进资源要素融合,健全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机制。推进产业融合和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推动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各环节融合。推进产村融合,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美丽经济”,依托“一村一品”进行产地加工和销售,打开“两山”转化通道。推进主体融合,引导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紧密合作,培育产业化联合体。

坚持绿色化发展。完善生态循环、环境友好、节本增效生产方式,推动乡村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建立乡村产业负面清单制度,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产能落后、污染环境的项目进入乡村。深入开展“减肥减药”行动,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加强可降解农膜研发使用,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体系。广泛推行清洁化生产模式,加大乡村产业废弃物回收处理力度,推进美丽田园建设。

坚持品牌化发展。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完善乡村产业标准体系,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强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覆盖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深入实施品牌振兴计划,大力推进品牌建设,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和农业品牌保护。

强化机制保障

强化投入保障。发挥财政投入引领作用,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产业发展基金,撬动金融资本、社会力量参与,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坚持为农服务宗旨,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乡村产业的信贷投放,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鼓励推出乡村特色信贷产品。大力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保单质押贷款、农机具和大棚设施抵押贷款业务。发挥“保险+期货”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强化用地保障。探索承包地“三权分置”模式,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政策,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优先保障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用地。根据乡村休闲观光等产业分散布局的实际情况,探索灵活多样的供地新模式。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完善审批实施程序、节余指标调剂及收益分配机制。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盘活乡村闲置宅基地、废弃地、生产与村庄建设复合用地,支持乡村产业发展。

强化组织保障。首先要健全领导体制机制,健全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全面落实各级政府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职责任务。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团结动员群众、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乡村产业统计监测制度,开展深入服务活动,营造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