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 红
今年以来,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牢记“争当人民满意的城管人”的为民初心,以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全力以赴服务我市创文工作大局,努力打造管理精细化、建设标准化、执法规范化、服务人性化的新时代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卓有成效地管理好城市,有力地促进了漯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1年,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被省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河南省服务型行政执法标兵单位,获得漯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并在漯河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知识竞赛中,从33个市级执法单位中脱颖而出,名列第一。
政治铸魂 党建引领强根筑基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始终坚持党建统领,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把学史力行当作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聚焦思想政治建设,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强化党性修养,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将党建引领与组织生活质量提升相结合,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通过工作周例会、现场执法、以案说法、督导检查等多种方式,教育城管执法队员增强宗旨意识,推进基层执法队伍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从思想上解决“我是谁、为了谁”的问题。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通过座谈会、上门走访、街头调研等形式收集社情民意,制订“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总体方案,纾民忧、解民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严肃执纪督导,狠抓队风队纪建设。积极学习国内其他城市的先进管理经验,不断完善督导考核机制,对各个执法大队依法行政、文明执法、遵纪守法、队容风纪提出更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将上级机关交办案件的办理情况纳入专项督导范围,并对各个执法大队每日执法成效量化汇总,每日排名通报,着力营造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激发动力的良好氛围,严肃了工作纪律、规范了执法行为、提升了办案效率。
坚持“廉”字当头,廉政建设常抓常严。全面落实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两书两单”制度,组织召开专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明确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细化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一岗双责”,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传导压力。坚持每月开展廉政宣传、干部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增强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和底线意识,提高党员干部的“免疫力”。
创新探索 “绣”出城管品牌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为导向,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为文明城市助力加分,为城市文明增光添彩。
实施责任区管理新模式,着力构建“大城管”格局。围绕构建“大城管”工作格局,成立三个责任区和三个专项指挥部,整合市区两级执法队伍,建立统一指挥调度机制,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了一批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支部在网格、党员在路上”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建强网格党支部这座基层战斗堡垒,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效能。同时,该支队将属地管理和综合执法有机结合,真正形成“全市一盘棋”的城市管理格局。组织市区两级执法队伍多次开展联合执法,加大对各类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全员上阵,助力创建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安排40余名科级干部到44条道路任分路长,200余名执法队员参与路段日常巡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周一至周四早7点半到9点、周五全天开展城市治理集中行动,对标创文复审测评标准,着力治理乱堆乱放垃圾、占道经营、私搭乱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等城市乱象。经过不懈努力,市区道路环境卫生、经营秩序等有了显著改善。城管队员们在做好道路巡查工作的同时,立足岗位职责,充分发挥文明城管作用,涌现出了一大批好人好事,充分展示了漯河文明城市形象。
堵疏结合,停车秩序再上台阶。开展停车秩序专项治理行动,以市区9个农贸市场、大型商业街区、易堵路段、银行网点等重点部位为集中治理点位,以点带线、以线促面,达到“治理一个点、规范一个面”的管理效果。科学增设停车泊位,缓解市民停车难题。今年以来,市区新增停车泊位5810个。其中,创新性地在滨河西路设置夜间限时停车泊位63个,满足了周边居民停车需求。
治理非机动车乱停顽疾,还路于民。今年7月份,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非机动车乱停乱放专项整治,组织市区两级执法队伍设立非机动车整治宣传点22处,每天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对违法行为人进行教育。
刚柔并济 全面提升依法治理水平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刚柔并济,变被动为主动、变管理为服务、变管控为疏导,既彰显了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又用行动诠释了执法为民,让温情和秩序并存于美丽漯河。
注重教育引导,实施精准普法。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的基础上,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还开通了官方抖音号“漯河城管”、微信视频号,实现了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全媒体宣传。将整理出的8大类21项行政相对人经常性违法风险点及其防控措施,通过媒体发布,并在该支队微信公众号、行政相对人执法工作联系群和执法人员微信朋友圈发布相关温馨提示。开展针对性行政约谈,深入工地进行普法宣传。通过提醒、提示、示范、辅导、规劝、约谈、建议、回访等非强制性、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行政相对人主动配合、自觉遵法守法。对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重点项目,实行首席服务员制度,由支队领导班子成员一对一分包,架起城管执法部门与企业沟通互动的桥梁。
强化餐饮服务业油烟治理,在全省率先建成餐饮油烟在线监测平台。所有大型餐饮服务单位和环境敏感区域中小型餐饮服务单位全部安装油烟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餐饮服务单位油烟排放浓度、机器状态、清洗维护等情况的实时掌握。今年以来,全市新安装在线监测终端202台,总安装台数达380台,实现了大型餐饮单位全覆盖,使执法管控效能显著提升。
强化问题导向,深化依法治理。一方面,聚焦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依法依规,坚决整治。紧紧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对施工扬尘、渣土运输、焚烧垃圾等行为持续加大巡查力度,提升办案效能,对违法行为 “零容忍”。依法依规拆除市区1710块违法户外广告牌。另一方面,坚持柔性管理促和谐。广泛开展说理式、疏导式、教育式执法,指导群众依法经营、依法办事,主动纠正违法行为,在治理问题的同时提升群众满意度。从今年8月份开始,全面推行违停车辆“十分钟温馨执法”。此举得到广大车主点赞。
以人为本 服务城市显担当
深入贯彻“人民城管”理念,有针对性地开展多项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城市管理工作成效。
汛情即命令,防汛抢险勇冲锋。今年,我市多次遭受暴雨侵袭,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积极响应省、市防汛工作指令,严格落实各项防汛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汛期间,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累计组织950余人次参与防汛排涝工作,救援涉水车900余辆,清理疏通窨井篦子420余个,清理倒伏树木100余处。
开展不文明养犬行为专项整治。组织开展专项整治集中行动,现场依法强制捕获收容各类犬只681只,清理大型犬、烈性犬903只,劝导不文明养犬行为5239起。此项整治工作成效显著,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校园周边治理点对点覆盖,精细管理显成效。在市区各中小学校周边设立护学岗,定人定岗定职责,在上下学高峰期开展专项管控,整治校园周边经营秩序、停车秩序。因为成效显著,该支队多次收到学校、家长送的锦旗和感谢信。
彻查不规范施工围挡。截至今年10月8日,共开展集中排查行动二十余次,发现问题并整改67处,让群众清楚知道围挡施工项目“是什么、为什么、干多久”,让城市建设和管理更加透明。
服务中考、高考,为莘莘学子保驾护航。中考、高考期间,在全市范围内实施“静音管理”模式,为广大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考试环境。在各个中考、高考考点周边设立城市管理服务点,强化对考点周边占道经营、违规促销等行为的巡查管控。所有执法车辆张贴“爱心送考”标识,为考生提供爱心送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