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孤僻易怒、得过且过的边缘易致贫户,如今变得开朗积极、努力上进;因家庭突发状况而抑郁休学的男孩,逐渐驱散内心阴霾、勇敢面对生活;失去双手的脱贫不稳定户,立志用脚丈量人生,走出了一条创业致富路……在“扶贫先扶志和智、致富先治脑和心”理念的指导下,一个个类似的“奇迹”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姬石镇诞生。
“我有的是力气,也不怕吃苦,得干点事,不能老是坐在家里等政府救济。”姬石镇杏树王村的阿涛(化名)在经过一个月的心理帮扶后,逐渐摆脱了消极思想,主动要求帮扶联系人为其介绍工作。
阿涛的振奋,缘于姬石镇杏树王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及防返贫动态监测责任组9月份入户走访排查后的帮扶。当时,阿涛的4个孩子还在上学,妻子打零工收入不稳定,根据收入情况和致贫风险,通过承诺授权、信息比对、村级初选、镇级确定,镇里将他作为边缘易致贫户纳入监测对象。10月,镇里因户施策对阿涛进行针对性帮扶,并聘请第三方心理机构为他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服务。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玉霞根据阿涛的心理状况为他制订了6个月的跟踪服务计划,包括AI智能压力分析检测、家庭一对一心理咨询干预等服务。
“只有引导帮扶对象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才能为他们的积极行为提供长效动力,达到预防致贫返贫的效果。”该心理项目负责人薛军英告诉记者。
“孩子,今天我们谈些什么呢?你想谈什么?只要对你有帮助的,你都可以讲一讲……”11月4日,在姬石镇乡村振兴办暖心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徐金华与李琦(化名)面对面谈心。
本应坐在教室里上课的李琦,因为家中突发的情况患上了抑郁症,不得不休学在家。(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