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1年12月10日 星期
建立健全五项机制
持续推动省市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本报讯(记者 李 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舞阳县100名、临颍县90名特岗教师已全部上岗;加快推进雨污分流工程,6月底前已完成沙北区域6条道路、183个单位(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市直8家公立医疗机构建成并运行“互联网+医疗废物监管”系统,实现医疗废物智能收集、在线监管、提前预警……今年,我市共承办省、市民生实事10件31项具体任务,目前29项已提前完成(其中13项提前超额完成),剩余2项正在全力推进中。市委、市政府持续深入落实保民生、惠民生政策,统筹抓好省、市民生实事推进落实,建立健全五项机制,确保省、市民生实事顺利实施,切实增进民生福祉,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建立市级领导分包机制坚持高位推动促落实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省、市民生实事办理工作,把办好民生实事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实行市委、市政府领导分包工作机制。市委书记刘尚进、市长秦保强带头抓落实,多次听取省、市重点民生实事推进情况汇报,并作出批示,对进展滞后事项提出整改要求。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2次市委常委会议、2次市政府常务会议,深入研究、统筹推进省、市民生实事办理工作。市领导按照各自分工,经常关注、督导民生实事办理工作,多次召开专题推进会,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各县区和市直各承办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推动民生实事办理工作高效开展。

建立跟踪督导机制

强化过程管理促落实

建立民生实事点交办批处理机制,将省、市民生实事纳入市委市政府周交办、月讲评工作体系,分类研判,精准管控。建立定期通报督导机制,每月汇总通报,每季度集中核查,今年已开展专项核查2次,暗访核查、现场督办6次,组织协调7次,印发督查通报6期、督查专报3期。建立社会各界全程监督机制,邀请市政府参事、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和群众代表等参与民生实事办理全过程,确保件件办实见效。建立目标考评机制,将民生实事办理工作纳入我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定期核查认定、社会评议、部门互评等方式进行综合考评。

建立问需于民机制

站稳群众立场促落实

建立省、市民生实事“三问于民”工作机制,坚持问需于民,广泛征求、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坚持问计于民,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在保障、改善民生中的创新工作方法;坚持问效于民,健全民生政策、资金、项目公开制度,有效发挥监督作用,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工作的重要标尺。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我市坚持改造前至少两次征求群众对改造方案的意见和建议,改造中与小区党小组或业委会协商确定具体施工方案及工期,(下转02版)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