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平
读懂老人心,才能托起夕阳红。12月15日,市委书记刘尚进在天桥街道调研时点赞漓江路社区多措并举推动“红色物业”、志愿服务、智慧养老融合发展的创新做法,鼓励他们探索更多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让养老变为享老。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美满的晚年,既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在国家层面,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老有所养、推动养老产业健康发展,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重要工作。在省级层面,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省委书记楼阳生牵头领办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立足我市实际,市第八次党代会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作为“八个坚定不移、八个高质量”战略举措之一,明确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型养老,充分体现了党委、政府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漯河的责任担当和增进民生福祉的为民情怀。
据统计,截至2020年年底,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49.78万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势在必行。老年人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近年来,召陵区天桥街道漓江路社区推行党委和政府搭台、党建引领谱曲、社会组织唱戏、居家老人喝彩的养老服务模式;源汇区柳江社区为辖区内65岁以上的老人免费进行体检,并为老人制订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漯河市第一中专积极制订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训方案,致力打造我市特色养老服务类人才培养品牌……以政府主导、政策激励、市场化运作为基本原则的养老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完善。我市《关于高质量建设养老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2022年年底前,建成覆盖全市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点菜式”便捷服务;2025年年底前,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社区幸福院覆盖率达到100%,全市各类机构养老床位达到2.4万张左右……市区两级养老服务中心、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居民小区养老服务站点、家庭养老床位五级养老服务体系的新画卷正在沙澧大地徐徐铺开。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我们要弘扬尊老孝老传统美德,加快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用更贴心暖心的养老服务换来老年人生活的安心舒心,让每一位老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乐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