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1月14日 星期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项目建设持续发力 城乡融合步伐加快


1月4日上午,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智慧仓储物流等总投资46.1亿元的7个重点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这些项目的集中开工,拉开了该区全年工作实现“开门红、全年红”的序幕。

2021年以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围绕“一港三园三基地”整体布局,聚焦临港经济、冷链物流两大主导产业,大力实施了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增动能的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增添了产业发展新优势,加快了城乡融合发展。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牢固树立“招商为要、项目为王”发展理念,以“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三拼一争”等活动为抓手,紧盯临港经济、冷链物流两大产业,以临港经济产业园、冷链物流专业园区和临港产业科创园三大园区为载体,绘制产业链、供应链全景图,发挥头部企业带动作用,强化以企引企、以商招商,努力在招大引强、招新引精上实现新突破。

2021年以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主要领导共开展专题招商活动10次,全区外出招商90余次,签订项目22个,总投资136亿元,融通公司、顺丰冷运等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头部企业相继签约落户该区。

项目建设持续发力

围绕冷链物流、智能仓储、科技创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积极谋划大项目、推进老项目、落地新项目,以项目建设的重大成效支撑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同时,建立“周交办月讲评”“三单交办”和“四个一”推进机制,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对项目建设实行“全链条”管理,确保项目建设高质量推进。

2021年以来,列入“三个一批”的37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其中12个项目实现投产达效、25个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纳入省、市重点项目的16个项目,目前已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15%。

城乡融合步伐加快

城镇辐射能力不断提升。坚持基础设施先行、配套建设同步、绿化景观跟进,实施“一河四湖”水系连通工程和“一桥三路”工程,沙澧河大二期景观和西湖、东湖公园陆续对外开放,示范区党建馆、展览馆等一批精品便民工程即将投入使用,核心区主干道全部建成,城市规划大路网基本形成。

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建设。在黑龙潭镇、姬石镇实施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着手打造三河湾、许慎农旅、漯甜3个田园综合体,重点培育漯甜、恒逸等12个现代农业园区,流转土地2万亩,推动农业结构转型升级,调动了农户生产积极性,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

城乡环境整治高效推进。在22个行政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建成太阳能污水处理站20座、铺设污水管网61公里;推行“户分类、村收集、区转运、市处理”环卫模式,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城乡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对学校、医院、市场周边开展拉网式排查,做好“门前三包”、门头牌匾整治和垃圾分类,对“双违”现象零容忍。同时,加大对范寨状元文化、付庄会盟台、龙潭古镇、土城王遗址的保护力度。黑龙潭镇老应村、黄赵村等村庄成为国家级文明乡村,文明乡镇覆盖率实现100%。

民生不断改善。启动实施“一老一小一青壮”等社会事业项目32个,加快中医治未病中心大楼建设,高标准改造学校4所,新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4处,提升改造镇卫生院2所,加快实施“321”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城乡融合步伐不断加快。

冯艳华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