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1月14日 星期

苏东坡向我们款款走来
——读张君民《一蓑烟雨任平生》

■乔保国

不久前,张君民先生光临寒舍,将其洋洋洒洒33万余言、由中央党校出版集团大有书局出版的新著《一蓑烟雨任平生》递到我手中。

张君民在我市税务系统工作。忙忙碌碌的工作之余,他牺牲节假日,谢绝各种应酬,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查阅资料,伏案写作,常常挑灯夜战。这本书的写作历时三年,浸透他的心血与汗水。

《一蓑烟雨任平生》写的是苏东坡的故事。在张君民生动的笔墨晕染下,苏大学士穿越岁月烟雨,带着亲切笑容向我们款款走来。

苏东坡生于四川眉县,逝于江苏常州,葬于河南郏县,享年66岁。虽然命运多舛、仕途坎坷、屡遭磨难,但他总能保持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儒家的态度积极入世、建功立业,以道家的思想养生避世、磨炼自己,以佛家的禅意出世养心、丰满自我。他一生喜欢游览寺庙古迹、拜访名士贤达,常常走进乡野田间查访民生民情,每到一地都会留下诗文。这些诗文或针砭时弊,或赞美山水,或抒发心情,一经流传便家喻户晓,成为千古绝唱。阅读《一蓑烟雨任平生》,我跟随苏东坡的步履,在生动的文字间感受苏东坡的生活史、成长史、创作史。

《一蓑烟雨任平生》记叙了苏东坡许多诗词书画的创作由来,并以较大篇幅解读其名篇佳作。翻开书卷,我真切感受到出自苏东坡的名句何其多,耳熟能详的就数不胜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他的作品题材丰富、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风格独具,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代表,千百年来为后人津津乐道,连妇孺童叟、贩夫走卒也能信口吟诵,深深滋润着华夏儿女的心灵。

我素来认为写历史名人传记是很难的——它不同于写小说,可以恣意虚构、想象;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留给作者的写作空间极为狭窄。张君民迎难而上,通过打捞历史、钩沉往事,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凭借自己的独特感悟,精心打磨故事,合理描写人物,将一位诗、书、画三绝的文豪、一位“不合时宜”的政治家、一位秉性难改的乐天派鲜活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张君民在大学时是学文科的,学生时代就有文学作品见诸报端。毕业后,他从事的工作却与自己所热爱的文学相去甚远。但他时刻不忘刻苦读书并坚持笔耕不辍。如今能够推出这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他在读写方面厚积薄发的结果。期冀张君民在未来的岁月里佳作频仍,为漯河文坛奉献更多可口的精神食粮。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