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海波
通讯员 李新涛
2021年,全市农信社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开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充分发挥地方产业带动作用,持续加大对乡镇优质特色产业和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全力支持乡村经济发展。
强化信贷支持,注入金融活水
全市农信社利用“金燕助农贷”和“小额农户自助贷款”,扶持有致富梦想的农户自主创业;推广“商圈贷”,为乡镇及村庄小商户提供发展资金,活跃乡村经济;通过农信社+农业合作社+农户等合作模式,强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支持;借助“金燕e贷”信贷产品推动农村地区的宣传推广和评级授信工作,为有资金需求的农户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派驻客户经理包乡包村,建立村级评定组织,加快信用村信用户评定工作推进步伐。
2021年,全市农信社向乡村振兴领域投入贷款16.54亿元,为42个企业发放防汛救灾贷款4600余万元,发放扶贫贷款1645户6180万元。
培育新型农民,提供人才支撑
全市农信社选派优秀青年骨干充实到乡镇网点服务一线,为服务乡村振兴提供金融人才支撑。同时,积极做好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定期组织人员到村民家中以及集市、田间地头为群众宣传防范非法集资、打击网络电信诈骗等知识,普及最新惠农政策,引导农户学习农业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绿色有机农业,帮助他们成为懂经营、会技术的现代新型农民。
推进普惠金融,构建服务网络
全市农信社加快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和普惠金融服务站,完善布局、丰富功能,扩大乡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履行农户社保卡的申领、激活、运用、维护义务,推进农村地区社保卡金融账户的应用,努力实现一卡多用;各乡镇网点积极与当地特色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应用省联社电商平台为土特产品作线上推广销售;积极与电信、电网、自来水公司、燃气公司合作,在有条件的村庄开通代收费业务,将金融服务延伸至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