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舞龙队在进行舞龙表演
■文/图 本报记者 尹晓玉
踏着音乐的节奏,一条25米的长龙左右盘旋、上下翻滚,追随着龙珠蜿蜒腾挪,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3月4日,记者在临颍县固厢乡七里村观看了一场女子舞龙队的精彩表演。
据了解,该村早在清光绪年间就成立云龙社进行舞龙表演。这项民俗表演已经在该村传承了百余年。目前,云龙社有成员200多人,演出项目拓展到舞龙、盘鼓、戏曲等。其中舞龙表演代代相传,不仅传承了优秀的民俗文化,也为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舞龙是指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着鼓乐伴奏,通过人体的运动和姿势变化让龙具完成穿、腾、跃、翻、滚、缠等动作,充分展示龙的神韵的一项民俗表演。
这项民俗表演在汉代就出现了。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记载,在祈雨祭祀中,春舞青龙,夏舞赤龙和黄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经过劳动人民近2000年的创造性发展,民间舞龙不仅有了很高的技术水平,表演形式也越来越丰富。
“我们村的寺庙里有一块石碑。根据石碑记载,在清光绪年间,为了丰富人们的节日生活,村里创建了云龙社,组织了锣鼓队和舞龙队。”七里村村支书谷学军告诉记者,进入21世纪以来,村里的青壮年男性大都外出务工了,舞龙这项传统的民俗表演停留在了村民的记忆里。直到2021年,云龙社的老成员崔根山结束在外务工生活回到村里后,决心重振云龙社的风采。
今年55岁的崔根山从13岁开始跟着云龙社的老人学习打鼓,20岁开始表演舞龙。2010年崔根山到北京务工,舞龙生涯中断。随着老一代舞龙人逐渐老去,在村里传承了百余年的舞龙表演处于后继无人的境地。2021年崔根山从北京回到家乡后,看到云龙社的道具破旧不堪,考虑到青壮年男性村民大多在外务工,打算在村里成立一支女子舞龙队,来传承这项民俗表演。
今年52岁的王利平是七里村的蔬菜种植大户。她性格开朗、爱好广泛,是村里的文艺积极分子,经常参加各类广场舞比赛。2021年7月,在崔根山的号召下,王利平带头报名学习舞龙。“我既是七里村的媳妇,也是七里村的闺女。俺村有舞龙的传统,我从小就爱看舞龙表演。”王利平说,但凡有机会能上场演出,她就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随后,七里村近20名女性报名加入云龙社,平均年龄45岁。
“我自告奋勇学习舞龙头。龙头有二三十斤重,舞起来很耗费体力,但是我第一天就把技巧学会了。”王利平说,因为发自内心喜欢,她学得格外快。
然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精彩表演的背后离不开日常的艰苦训练。要想把整条龙舞得流畅、舞出各种造型,需要表演者配合默契。为增强表演的观赏性,队员们在造型上反复练习、不断摸索。经过艰苦排练,队员们很快掌握了表演技巧。今年春节、元宵节期间,七里村的女子舞龙队不仅在本村表演,还到临颍县城参加不少展演、比赛。
提起村里的女子舞龙队,村民们都很自豪。“现在俺村除了有十八九个人能进行专业表演,还有很多业余选手,甚至不少孩子都会舞几个动作。”几名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告诉记者。随后,王利平带着几名女子舞龙队成员为记者进行了展示。“我们村的舞龙表演主要有七个动作。上场之后先摆一个寿桃造型,然后表演龙翻身、龙盘窝、龙脱衣、双龙钻洞、龙单耍等,最后进行收尾表演。”王利平说,目前,她们舞的龙长25米,一场表演需要11人协作完成。
“女子舞龙队成立后,只要村民想看,或者村里需要外出表演,大家就积极参与。不图名利,就是纯粹喜欢这项民俗表演,想把它传承下去,为村里的文化事业做出贡献。”王利平说。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舞龙诠释了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优秀的民俗文化蕴含着村民长期形成的价值观,是培育乡风文明的有效载体,在促进社会稳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谷学军介绍,自从有了女子舞龙队,每逢节日和村里有重大活动都能看到她们的身影,给村里增添了喜庆的氛围,有利于促进邻里关系、传承传统文化。
“随着女子舞龙队的发展,舞龙在我们村里流行起来,不少年轻人开始学习,也带动了其他民俗表演项目的发展。目前龙云社已有200多名表演者。”崔根山说,身为龙的传人,我们有责任传承、弘扬舞龙文化,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加入舞龙队伍,舞出精彩新生活,促进乡村文化振兴。